主講人:弓正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副研究員
時間:2024年10月22日9:30
地點:十號樓327室
舉辦單位:數理學院
主講人介紹:弓正,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副研究員,從事高能量密度等離子體的理論和計算研究。于2020年在北京大學(博士)畢業后,先后進入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所、斯坦福大學進行博士后工作;2024年6月回國進入理論物理所弓博士的工作聚焦于等離子體中的加速、輻射、不穩定性、以及動理學湍流等問題。他的興趣在于挖掘等離子體的集體效應機制、并利用該機制去理解慣性約束聚變、等離子體加速器、以及極端天體物理中的相關過程。近期工作亮點有:提出激光等離子體中的磁島結構;建立流絲不穩定性拓撲形態模型;提出沖擊波彈弓加速機制。
內容介紹:超相對論等離子體是由強激光(或粒子束)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產生的一種極端狀態,其中強場QED效應會通過輻射反作用、伽馬光子輻射、以及正電子產生等過程表現出來。在這里,電子在輻射高能伽馬光子時可能發生自旋翻轉從而被極化,并形成自旋極化等離子體。考慮到自放是電子的內稟屬性,自旋極化等離子體可為實現緊湊型的極化粒子束提供開辟新道路,這在相關的材料科學、核結構測量和高能物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應用。此外,由于自旋極化能提供新的信息自由度,出射的極化粒子也可用于檢索反演瞬態等離子體動力學過程。本次報告我們重點討論:超相對論自旋極化等離子體的產生原理,以及等離子體瞬態動力學與輻射自旋極化信號之間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