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教授徐志嘯
主講:徐志嘯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時間:2015年10月15日9:30
地點:徐匯校區東部文苑樓1405室
主辦單位:人文與傳播學院
主講人簡介:
徐志嘯,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比較文學、古代文學兩個專業博士生導師。甘肅省特聘“飛天學者”、西北師范大學講座教授。已出版學術專著及論文集十多部,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五十多篇。曾應邀赴亞、歐、美、非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講學、訪問和參與國際學術交流。
講座內容:
本講座試圖從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對歐洲文學作典型解析。宏觀上,以世界文學與歐洲文學的關系展開,通過對歐洲文學總體的概括闡釋,認識歐洲文學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就地位,以及在世界文學史與文化史上的價值與影響。微觀上,通過解剖三個典型案例,作重點說明:其一,德國歌德的《浮士德》;其二,俄國托爾斯泰的《復活》;其三,德國猶太人(捷克)卡夫卡的創作特色。由此三個典型案例,從不同角度與側面,多方位認識和理解歐洲文學及其代表作家與作品的風格、特色與不足,從而提高聽眾對歐洲文學的總體辨識與理解水準。
主題:如何認識歐洲文學?
主講:徐志嘯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時間:2015年10月15日9:30
地點:徐匯校區東部文苑樓1405室
主辦單位:人文與傳播學院
主講人簡介:
徐志嘯,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比較文學、古代文學兩個專業博士生導師。甘肅省特聘“飛天學者”、西北師范大學講座教授。已出版學術專著及論文集十多部,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五十多篇。曾應邀赴亞、歐、美、非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講學、訪問和參與國際學術交流。
講座內容:
本講座試圖從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對歐洲文學作典型解析。宏觀上,以世界文學與歐洲文學的關系展開,通過對歐洲文學總體的概括闡釋,認識歐洲文學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就地位,以及在世界文學史與文化史上的價值與影響。微觀上,通過解剖三個典型案例,作重點說明:其一,德國歌德的《浮士德》;其二,俄國托爾斯泰的《復活》;其三,德國猶太人(捷克)卡夫卡的創作特色。由此三個典型案例,從不同角度與側面,多方位認識和理解歐洲文學及其代表作家與作品的風格、特色與不足,從而提高聽眾對歐洲文學的總體辨識與理解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