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教授馮壽農
主講:馮壽農 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教授
時間:2015年10月27日14:00
地點:徐匯校區東部文苑樓1405室
主辦單位:人文與傳播學院
主講人簡介:
馮壽農,男,漢族,福建仙游人。文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法語教研中心主任。歷年來發表專著、譯著、詞典20多部,以及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60多篇論文,主持過并完成國家、省、市、歐盟等近10個研究課題,獲課題經費150多萬元。因教學和科研成果突出,曾多次獲得省市校獎勵。
講座內容:
20世紀弗洛伊德、愛因斯坦、馬克思三位大師的學說給西方人文科學帶來革命,法國文學批評深受影響,法國文壇成為非常活躍的思想領地。巴黎曾一度成為世界文學思潮的發源地。法國文學批評思潮此起彼落,新思維、新方法、新學科不斷出現。上世紀初,批評首先經歷了朗松的博學批評,逐漸從文本的外部轉到內部。由于哲學和語言學的影響,二戰后新批評興起,從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角度分析文本的形式和內容,在60年代結構主義批評達到高潮,又逐漸轉向后結構主義。在世紀末,各流派互相借鑒批評方法,取長補短,出現新的特點和新的趨勢。
主題:20世紀法語文學批評概述
主講:馮壽農 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教授
時間:2015年10月27日14:00
地點:徐匯校區東部文苑樓1405室
主辦單位:人文與傳播學院
主講人簡介:
馮壽農,男,漢族,福建仙游人。文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法語教研中心主任。歷年來發表專著、譯著、詞典20多部,以及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60多篇論文,主持過并完成國家、省、市、歐盟等近10個研究課題,獲課題經費150多萬元。因教學和科研成果突出,曾多次獲得省市校獎勵。
講座內容:
20世紀弗洛伊德、愛因斯坦、馬克思三位大師的學說給西方人文科學帶來革命,法國文學批評深受影響,法國文壇成為非常活躍的思想領地。巴黎曾一度成為世界文學思潮的發源地。法國文學批評思潮此起彼落,新思維、新方法、新學科不斷出現。上世紀初,批評首先經歷了朗松的博學批評,逐漸從文本的外部轉到內部。由于哲學和語言學的影響,二戰后新批評興起,從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角度分析文本的形式和內容,在60年代結構主義批評達到高潮,又逐漸轉向后結構主義。在世紀末,各流派互相借鑒批評方法,取長補短,出現新的特點和新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