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柯馬丁
主講:柯馬丁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博導
時間:2015年10月22日9:00
地點:徐匯校區東部文苑樓1405室
主辦單位:人文與傳播學院
主講人簡介:
柯馬丁(Martin Kern),德國科隆大學漢學博士,曾任教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現為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主任、亞洲學講座教授。學術領域涵蓋先秦兩漢文學、文獻學、歷史、宗教,致力于早期文本的形成、接受、經典化研究,同時對中國上古及中古詩歌的理論、美學、闡釋實踐有濃厚興趣。代表著作包括《早期中國的文本和儀式》、《劍橋中國文學史》之開章“早期中國文學”等。
講座內容:
本講座將討論從西方漢學的視角來研究中國先秦文本的一系列方法性原則。這一視角既非為了順應我們當今時代而推導出中國文化的特性,也不是為了克服“疑古派”或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后果。這一漢學視角是非政治性的,也無意去“佐證”過去發生的任何事件。同時,此視角也不贊同這一立場,即除非能證明錯誤,否則必須要認同傳統敘事;簡而言之即不能由傳統敘事來決定我們的研究框架。相反的,這一漢學視角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來拷問關于過去哪些更可能是和更接近真實情況。在這一語境中,將我們對先秦已有的認知與我們所了解的其它早期文明相比較尤其重要。任何一種早期文明只由其自身來進行確證和闡釋是遠遠不夠的,比較性的思考總能引領我們發現新問題,并能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主題:傳統與方法——怎么讀先秦文本?
主講:柯馬丁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博導
時間:2015年10月22日9:00
地點:徐匯校區東部文苑樓1405室
主辦單位:人文與傳播學院
主講人簡介:
柯馬丁(Martin Kern),德國科隆大學漢學博士,曾任教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現為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主任、亞洲學講座教授。學術領域涵蓋先秦兩漢文學、文獻學、歷史、宗教,致力于早期文本的形成、接受、經典化研究,同時對中國上古及中古詩歌的理論、美學、闡釋實踐有濃厚興趣。代表著作包括《早期中國的文本和儀式》、《劍橋中國文學史》之開章“早期中國文學”等。
講座內容:
本講座將討論從西方漢學的視角來研究中國先秦文本的一系列方法性原則。這一視角既非為了順應我們當今時代而推導出中國文化的特性,也不是為了克服“疑古派”或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后果。這一漢學視角是非政治性的,也無意去“佐證”過去發生的任何事件。同時,此視角也不贊同這一立場,即除非能證明錯誤,否則必須要認同傳統敘事;簡而言之即不能由傳統敘事來決定我們的研究框架。相反的,這一漢學視角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來拷問關于過去哪些更可能是和更接近真實情況。在這一語境中,將我們對先秦已有的認知與我們所了解的其它早期文明相比較尤其重要。任何一種早期文明只由其自身來進行確證和闡釋是遠遠不夠的,比較性的思考總能引領我們發現新問題,并能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