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
主講:武向平院士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時間:2014年11月12日18:30
地點:奉賢校區圖書館二樓報告廳
主辦單位:數理學院
主講人簡介:
武向平,男,1961年1月生于陜西,1982年和1985年分別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89年在中國科學院獲博士學位,隨后在理論物理研究所從事博士后工作一年,1990-1994年在法國巴黎天文臺繼續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1996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做訪問學者,1998至2002年間先后三次在臺灣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和中央研究院任客座教授。現任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曾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國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科技部野外科技工作者先進個人、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
講座內容:
浩瀚的宇宙,在經歷了137億年的滄桑歲月后,其未來命運將向何處去?天空中閃爍的點點恒星,在宇宙中的份量微不足道,恒星的光輝隨著宇宙的演化終將散去。而近年來宇宙加速膨脹的發現,進一步加速了燦爛多姿的宇宙走向消亡的進程。
當人們已經習慣使用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些類似于宇宙“幽靈”的名詞來描述宇宙的時候,卻無法尋找到這些無處不在的黑暗“幽靈”。的確,把宇宙的命運交給神秘的暗物質和暗能量來主宰是目前科學家一種無奈的選擇。
揭開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神秘面紗必將帶來一次物理學甚至是整個自然科學的變革:或許現有的物理學基礎將徹底瓦解,或許所謂主導宇宙命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其實根本就不存在。今天,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正在為之尋找最終的答案。
主題:宇宙未卜的命運
主講:武向平院士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時間:2014年11月12日18:30
地點:奉賢校區圖書館二樓報告廳
主辦單位:數理學院
主講人簡介:
武向平,男,1961年1月生于陜西,1982年和1985年分別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89年在中國科學院獲博士學位,隨后在理論物理研究所從事博士后工作一年,1990-1994年在法國巴黎天文臺繼續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1996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做訪問學者,1998至2002年間先后三次在臺灣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和中央研究院任客座教授。現任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曾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國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科技部野外科技工作者先進個人、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
講座內容:
浩瀚的宇宙,在經歷了137億年的滄桑歲月后,其未來命運將向何處去?天空中閃爍的點點恒星,在宇宙中的份量微不足道,恒星的光輝隨著宇宙的演化終將散去。而近年來宇宙加速膨脹的發現,進一步加速了燦爛多姿的宇宙走向消亡的進程。
當人們已經習慣使用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些類似于宇宙“幽靈”的名詞來描述宇宙的時候,卻無法尋找到這些無處不在的黑暗“幽靈”。的確,把宇宙的命運交給神秘的暗物質和暗能量來主宰是目前科學家一種無奈的選擇。
揭開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神秘面紗必將帶來一次物理學甚至是整個自然科學的變革:或許現有的物理學基礎將徹底瓦解,或許所謂主導宇宙命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其實根本就不存在。今天,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正在為之尋找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