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首屆長三角生態綠色研學教育論壇在青浦區金澤鎮蓮湖村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我校和上海市地理學會、上海市生態學會聯合主辦,承辦單位為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國際教師交流中心、上海市普教系統第四期雙名工程地理攻關項目組和青浦區教育局等,會議支持單位有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中國地理學會、上海師范大學金澤國家野外站、江蘇省吳江區教育局、浙江省嘉善縣教育局等。參會代表來自江浙滬三地中小學領導和骨干教師、高校教師和研究生,以及青浦區、吳江區、嘉善縣教育部門領導等260多人。副校長李曄、?;A教育發展研究院副處長李曉芳、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徐豐、院長高峻,以及上海市地理學會理事長劉敏教授、上海市生態學會達良俊教授、青浦區教育局局長程衛國等領導出席會議開幕式和主題演講。
副校長李曄在開幕式上指出,上海師范大學作為上海地方重點高校,長期以來將為上海地方經濟建設和發展服務作為首要任務,積極貫徹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努力服務長三角基礎教育發展。本次論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上海師范大學金澤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普教育功能,積極開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自然生態教育資源,加大生態文明課程思政教育的力度,創新生態文明教育社會實踐的內容與形式,加快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研學活動的開展,提升長三角中小學生生態文明素質,努力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會議主題演講環節,國家教學名師、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二級教授湯國安做了《現代地理信息技術在研學中的應用》主旨演講,重點介紹了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在研學教育中的應用,進一步提升研學教育的科技含量,增強學生靈活使用地理信息技術的能力;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黨委書記段玉山在《研學旅行演變與實施》報告中闡述了在當前國家積極推進研學教育背景下,研學旅行的興起和發展,以及如何有效開展研學旅行;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二級教授袁書琪則結合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就如何結合中學地理、生物課程的課外活動,做了《新時代生態研學旅行》的專題發言。青浦區教育局副局長王良在《基于一體化發展的“上善”研學實踐體系建設的行動與思考》報告中系統闡述了“上善”研學實踐體系的整體框架、行動路徑、實施保障,立足“上海之源”,打造“上海之門”,“上善”研學實踐體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創新驅動下開拓研學實踐新局面。上海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蔡文校長做《基于區域特色資源的高中生生態文明素養培育研學實踐探索》的主題報告,從生態實驗場和課程開發及內涵建設融合發展角度,提出建構輔助研學的學習空間、整合泛課程的學習資源、實施多樣化的課程等舉措推動高中生生態研學實踐活動。上海師范大學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院長、二級教授高峻結合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要求,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交叉學科素養、拓展研學旅行產品策劃能力、與中小學素質教育相結合為目標,依托國家科技創新平臺,打造生態綠色研學實踐基地,做了《服務國家戰略、彰顯專業特色——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的專題發言。上海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李慧做了“上海市中小學生生態文明素養調查項目”介紹,從生態文明建設,教育如何先行的視角出發,介紹了項目背景和方案設計。
會議聯盟校啟動儀式環節,青浦區教育局、嘉善縣教育局、吳江區教育局、上海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上海師范大學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以及來自江浙滬等地25所中小學校代表共同參加長三角中小學生態研學教育聯盟校啟動儀式。標志著未來聯盟校之間將在生態文明課程研發、研學教育實踐、研學導師培訓等領域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
在下午的研學活動環節,分別舉行了長三角中小學生態研學教育聯盟首次研討會,長三角中小學生態研學教育微論壇、青西郊野公園生態研學單日路線創客工作坊和上海師范大學金澤國家野外站參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本次論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生態文明”思想,聚焦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形成大中小學校一體化生態文明建設課程思政體系,通過依托高校學科優勢,為中學骨干地理教師專業能力提升搭建了平臺,促進了地理師范生培養模式的改革;同時也回應了新課標改革面向解決實際問題的目標。長三角中小學生態研學教育聯盟校的成立,將更好地推動高校與中小學校的緊密合作,更好地促進師范生把科研精神和地理理念融入到基礎教育,并將這種精神傳遞給廣大學生。
(供稿、攝影: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