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發布的《202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公告,上海師大朱恒夫教授申報的項目“當代戲曲生態現狀與傳承發展研究”獲批立項。這是朱恒夫教授第三次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朱恒夫教授負責的前兩個重大項目,分別是2014年立項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儺戲劇本整理與研究”和2019年立項的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招標項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戲曲史(上海卷)”。
“中國儺戲劇本整理與研究”這一重大項目,經過二十多位團隊成員5年多的努力,取得了這些成果:出版了33卷、1750萬字的《中國儺戲劇本集成》和兩本學術著作——《中國儺戲發展史及藝術形態研究》《中國儺戲與東亞傳統戲劇比較研究》以及120篇學術論文。《中國儺戲劇本集成》分別獲得上海市、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獎一等獎、二等獎。該項目免于鑒定,順利結項。
在實施“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戲曲史(上海卷)”這一重大項目的過程中,二十多位成員在朱恒夫教授的帶領下,舉辦了三次全國性的“新中國戲曲發展史”學術研討會,發表了66篇相關學術論文,出版了4部相關著作和戲曲文獻匯編,階段性成果獲得3個省級以上獎項,最后,完成了120萬字、上中下三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戲曲史(上海卷)》。該成果結項評審成績為“優秀”,已經納入國家“十四五”出版規劃。朱恒夫教授在做此項目的過程中,還受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管理中心的委托,擔任“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戲曲史”系列重大項目聯盟秘書長,協助管理中心推進這些項目的實施。
獲批的重大項目“當代戲曲生態現狀與傳承發展研究”,旨在對現存的348個戲曲劇種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以獲取真實的資料,完整反映當代戲曲的生態現狀,為政府決策部門和戲曲業界提出戲曲保護、傳承與發展的系統方案,助力戲曲的振興工作。
該項目分為五個子課題:戲曲傳承發展的歷史規律與當代戲曲生態概況;具有400年以上歷史的戲曲劇種的生態現狀與傳承發展研究;具有200年以上歷史的戲曲劇種的生態現狀與傳承發展研究;20世紀前50年興發的戲曲劇種的生態現狀與傳承發展研究;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新創劇種的生態現狀與保護、傳承研究。
關于這個項目的意義,朱恒夫教授說:“戲曲是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容納民族多種文藝形式的寶庫,是中華民族文化與外民族文化進行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因而,這一旨在全面了解戲曲的真實現狀,探索保護、傳承、發展戲曲正確路徑的課題,其理論與實踐的意義極其重大。朱恒夫教授表示,將在學校的領導與大力支持下,認真做好新立項的重大項目,用高質量的學術成果回報這一偉大的新時代,為保護、傳承、發展戲曲這一民族的藝術瑰寶貢獻師大人的力量。
(供稿、圖片:社科處、影視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