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二屆國際凍土大會在加拿大舉辦,我校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牛富俊研究員繼2023年6月當選國際凍土協會(International Permafrost Association,IPA)執委后,再次成功當選IPA副主席,任期4年。這是自1988年程國棟院士當選副主席、主席以來,第二次由中國專家擔任副主席。獲得該職位標志著牛富俊研究員在凍土研究領域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也有助于提高我校在地理學研究方面的國際影響力。
牛富俊研究員主要從事地質災害與工程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及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專題等科研項目,參與了青藏鐵路、哈大高鐵等國家重點工程科研工作。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創新團隊)獎、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中國地理學會第十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第七屆青藏高原研究會青年科技獎及蘭州分院優秀導師獎、中科院優秀導師獎等。
國際凍土協會(IPA)1983年在美國成立,其創始成員國為中國、加拿大、美國和蘇聯(俄羅斯)。IPA在1989年7月成為國際地質科學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的附屬組織。成立以來,IPA致力于推動凍土領域相關研究和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項目,為凍土的研究和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IPA現有國家會員27個,活動主要包括國際凍土大會和區域會議,促進凍土學科領域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國際凍土大會通常每4年舉行一次。
我國是世界多年凍土第三大國(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并擁有世界上主要的高海拔多年凍土區(青藏高原和中亞山地、高原),在凍土學和寒區工程研究方面有許多領先的創新成果,是IPA的發起國和積極參與國。中國地理學會冰川凍土分會以國家會員身份加入IPA并積極參加活動。我國地理學家在IPA執行委員會中一直保持著重要席位。從1988年起,程國棟院士先后擔任IPA副主席(1988-1993)和主席(1993-1998),朱元林研究員(1998-2006)、馬巍研究員(2006-2020)、賴遠明院士(2020-2023)等先后擔任IPA執委。
(供稿、攝影: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