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代序,桃李芬芳。弦歌不輟,七秩華章。正值上海師范大學迎來70周年華誕之際,為了大力弘揚師大精神、傳承師大文化,并展現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五十余載勤耕不輟育桃李的卓然成績,以優秀的師生作品向校慶70周年獻禮,10月9日上午,美術學院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隆重舉辦“禾風——上海師范大學建校70周年美術學院師生作品展”開幕式。
本次展覽由我校美術學院和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辦,校教育發展基金會支持。校領導林在勇、蔣明軍、曹光明,上海市文聯、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及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上海油畫雕塑院和我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多位書畫界、藝術評論界、教育界專家學者,我校美術學院領導班子及師生代表等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上,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發來賀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丁申陽,上海市美術家協會顧問、原劉海粟美術館館長張培成,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執行館長王一川,上海市美術家協會顧問、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俞曉夫,上海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先后致辭。
校黨委書記林在勇賀辭
林在勇在致辭中向為本次展覽中付出辛勞的師生們,對中華藝術宮的領導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向各位領導、校友和社會各界朋友致以誠摯的敬意。林在勇表示,在學校事業發展中,美術學院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見證了師大的成長,更為上海乃至全國的美術教育事業貢獻了重要力量。在當前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全體師生要拿出最大的心力,接續奮斗,將事業做成功。希望通過此次展覽,進一步激發廣大師生的創作熱情,鼓勵更多的年輕藝術家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創造出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為中國的美術事業注入新的力量。
美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周朝暉宣讀范迪安主席賀辭
范迪安在賀辭中表示,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0周年之際,他謹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向“上海師范大學建校70周年美術學院師生作品展”的隆重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為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科建設、創作科研、人才培養付出心力、做出貢獻的幾代美術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范迪安談道,上海師大美術學院的幾代藝術名家鮮明地展現出"海派"藝術的創新精神,堅持海納百川,包容開放,在創作上勇于探索,彰顯個性,激勵青年學子提升創新思維,提高創造能力。作為美術教育界的藝術家,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培養更多優秀藝術人才,為中國美術事業和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致辭
曾成鋼在致辭中表示,很高興能夠看到在上海師范大學在建校70周年之際舉辦校慶作品展覽,美術學院在今天新的征程上重新啟航。上海的美術力量非常雄厚,而且源遠流長。美術教學的力量、美術大家的力量在全國而言舉足輕重。包括出席開幕式現場的大家徐芒耀、俞曉夫等老師,給廣大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談及自身,曾成鋼說道,自己小時候就是在這些大藝術家作品的熏陶中成長的。展望未來,曾主席表示愿在上海為美術事業、美術教育貢獻力量,希望上海的美術、上海的美術院校勇做中國的領頭羊,把美寫在祖國大地上。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丁申陽賀辭
丁申陽在致辭中代表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向本次校慶作品展的舉辦表示祝賀。丁申陽表示,上海師范大學不僅孕育了無數優秀學子,更是承載了豐富的院校文化和深厚的教學理念,從傳統的師道傳承到現代的多元文化的交流,學校展現了獨特的魅力。丁申陽談道,美術學院1999年開始招收書畫方向的本科生,2020年又成功申報書法學本科專業,感謝學校領導為上海書法界培養年輕學子,建立上海首個書法學專業給予的大力支持。希望美術學院繼續發揚開拓創新的傳統,繼承發揚海派傳統使命,希望美術學院為此貢獻更大力量。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顧問、原劉海粟美術館館長張培成賀辭
張培成在致辭中講述了自己與美術學院的淵源,他娓娓道來,深情地談起自己在上海師范大學工作的二十二年中的任教經歷,自己的奮斗、努力、探索都在師大期間完成,對母校很有感情。提及母校領導和老師對自己的培養,表示由衷的感謝,當回憶到自身參與的重要展覽、學院的崢嶸歲月,回憶到1972年院系籌建的時候師資匱乏,到今天的美術學院專業完備,各學科方向齊全,對美術學院五十余年來的蓬勃發展感到欣慰和自豪,對學院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許。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執行館長王一川賀辭
王一川在致辭中向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美術學院師生們致以崇高敬意,同時也向長期關心和支持中華藝術宮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王一川表示,中華藝術宮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促進中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此次校慶展覽不僅能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到美術學院師生的藝術成就,也能夠激發社會各界對藝術的關注和熱愛,推動國家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顧問、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俞曉夫賀辭
俞曉夫在致辭中代表美術學院,向各位領導、嘉賓、師生表示誠摯的感謝,向參加本次展覽的師生、校友表示感謝,并向出席開幕式的夏葆元等德高望重的藝術前輩致以崇高的敬意。俞曉夫介紹了美術學院的發展歷史,介紹了本次展覽的籌備情況,展覽的板塊內容、六大名師的作品,殷切希望美術學院教師能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發揚受教育者將再教育人的精神,做好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工作,這也是本次“禾風——上海師范大學建校70周年美術學院師生作品展”中“禾風”的意義所在。
林在勇、曾成鋼、張曉凌、潘善助、方坤、丁申陽、章宏偉、王一川、徐芒耀、俞曉夫、張培成、劉亞平、丁設、朱國榮、蔣明軍、曹光明為開幕式剪彩。上海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宣布展覽開幕。
本次展覽主要呈現了美術學院50多年來積累的豐碩的創作成果,匯聚了132位名家大師、兼職教授、優秀校友、學院師生的代表作品140件,其中不乏劉旦宅、徐芒耀、俞曉夫、張培成、貝家驤、劉亞平等杰出教授的作品,內容涵蓋了油畫、中國畫、書法、版畫、雕塑、綜合繪畫、水彩、設計等,全面充分地反映了學院深厚的創作基礎、最新的教學成果及師生的精神風貌,展現了師生們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同時也是對上海師范大學七十年辦學歷史的一次深情回顧和致敬。
展覽分為四大板塊,第一板塊展現了老院長劉旦宅、徐芒耀、俞曉夫、及張培成、貝家驤和劉亞平六大名師的代表作品,不僅向觀眾展示了美術學院名師們自身獨具魅力的藝術風格,追求卓越的學術精神,更彰顯了學院秉承名師引領的傳統,通過五十余年來不斷開拓教學視野,堅持立德樹人,建立了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學術形象,顯示了學院在上海藝術教育領域不可或缺的地位。
第二板塊展現了半個多世紀中離開美術學院的校友的代表作。作為美術學院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友群體在展覽中是一個規模龐大且內容豐富的呈現。校友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光和熱,為藝術事業的發展持續貢獻自身的力量。歷經歲月變遷,他們中的多位佼佼者仍心系學校,以自己的代表作品參加本次校慶展覽,其中不乏在歷屆全國美展中沖出重圍、勇獲獎項的重量級作品。
第三板塊展現了在職教師和在讀學生的代表作品。其中部分作品折射出當代性。當代藝術曾一度在美術學院,包括師范院校中形成一股潮流,從學生的基礎教育到畢業創作,非審美的現象甚為流行。近十年來,美術學院在對待這一問題上積極思考、認真應對。在校師生的作品中具有個性化的表達體現了創作上的開放性和多樣性。
第四板塊的內容為美術學院的發展沿革,展現了學院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院系初創時期辦學條件簡陋、教師短缺,到現在專業齊備、師資雄厚、人才輩出的光輝歷程。整個板塊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時間軸”,梳理了從1971年的“革命文藝連”至今,美術學院的發展歷程,包括行政架構的變遷、歷屆黨政領導,以及與學術研究和實踐創作相關的大事記等。第二部分為“榮譽墻”,以圖片形式密集展示了1971年以來師生創作的約160件代表性作品。龐大的作者群體、高產的創作數量,密集展呈的形式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令觀者強烈感受到美術學院悠久的創作歷史和深厚的底蘊。
當天下午,美術學院在中華藝術宮舉行了題為“篤行致遠、美育未來”的研討會。研討會由上海油畫雕塑院院長江梅擔任學術主持,與會學者圍繞“淵源與記憶:上師大美術學院的歷史沿革”,“上師大美院之學術傳統與教育特點,及以創作帶動教學的專業特色”,“師范美術教育與專業美術教育之比較”,“當代語境中的美術創作與教學實踐”,“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美術創作及面向未來的美術教育”等議題展開發言和討論。發言專家分享了各自的想法和經驗,尤其對新時代美術教育的特征、師范美術教育的發展和創新、創作與教學的關系、美術教育體系的構建、美術教育如何面向未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體現了學術視野的開放性,現場氣氛熱烈。
本次校慶作品展歷經一年多緊鑼密鼓的籌備,得到了廣大校友、兄弟院校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是美術學院建院以來規模最大,師生參與面最廣的一次綜合性展覽。齊聚六大名師的作品是學院首次,老院長劉旦宅的五件佳作集中展示更是難得一見。學院希望通過參展的珍貴作品和文獻,展示美術人在藝術領域的深耕和成就,展示美術學院五十余年來薪火相傳、銳意進取、蒸蒸日上的風采,同時與廣大觀眾共同展望學院未來的發展前景和美好愿景。展覽不僅是美術學院獻給學校70周年華誕的一份特殊禮物,也是增強文化自信,創新文化傳播的一個良好契機。美術學院將以此為新的起點,踔厲奮發,賡續前行,堅持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努力培養更多優秀的美術人才,為上海師范大學續寫新的輝煌做出貢獻。
(供稿、攝影: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