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推動我國教育倫理學理論研究和師德師風建設,10月18日至20日,以“教育倫理、教育家精神與師德師風建設”為主題的全國第十一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師范大學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專業委員會主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承辦,上海師德研究與評價中心協辦。來自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湖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全國100多所高校及教育單位的近300位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學術研討。
會議開幕式由中山大學教授李萍主持。南京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連紅教授代表學校對來自全國的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全國上下正在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新時代第二次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在這個關鍵時期,由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以“教育倫理、教育家精神與師德師風建設”為主題的全國第十一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恰逢其時。本次研討會以“教育倫理、教育家精神與師德師風建設”為主題,涵蓋了多個重要議題,如建設中國式教育強國的教育倫理道德精神研究、以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引領師德師風建設研究等。這些議題緊密圍繞當前教育倫理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理論指導意義。
中國倫理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孫春晨教授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專業委員會近年來積極組織全體會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和黨的十九大、黨的二十大關于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探索中國特色教育倫理學理論體系,把教師道德理論研究與當前師德師風建設緊密結合,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希望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專業委員會的廣大專家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思想道德認識,把教育倫理的理論研究與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服務。
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師范大學教授王正平在大會上 作了題為《探索新時代教育倫理精神,為建設中國式教育強國提供道德支持》的主旨報告。他指出,科學合理的教育倫理道德是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支持性資源。當前,我們教育倫理學理論工作者要進一步認真學習和科學闡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立德樹人、弘揚教育家精神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建設中國式教育強國培根鑄魂;要求真務實,認真探討師德建設中面臨的新問題,努力建構中國特色教育倫理學理論和話語體系,為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倫理道德支撐;要自律自強,嚴于律己,涵養高尚師德師風,為人師表,善于辨析師德是非,捍衛教師自身的職業尊嚴,促進全社會尊師重教良好風氣的形成。
大會主題報告第一階段,由首都師范大學教授王淑芹主持。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授廖小平作了題為《教育家精神的倫理向度》的報告。指出,教育家精神有一種共同的倫理精神,這就是德性精神與理性精神。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余玉花作了題為《論堅守底線師德與弘揚崇高師德的統一性》的報告。指出,在弘揚教育家精神的崇高師德精神的同時,不能忽視底線師德的建設。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杜時忠作了《師德建設正義優先》的報告。指出,教師要平等尊重每個學生的權利,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保護弱勢學生,即教師公正優先。換言之,公正對于教師來說是壓倒性的道德理由。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本陸作了《簡議教育評價倫理》的報告。指出,教育評價的倫理研究視角應包括教育制度倫理和教育活動倫理。教育評價倫理規則是以人為本,促進發展,公平正義。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劉次林作了《師德行為評價中的教育倫理審思》的報告。指出,師德教育要入腦入心,就要由訓練教師遵循具體行為規范走向理解師德條目,最后養成師德原則層次的理念。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田海平擔任本階段的與談人,對專家的發言作了精彩的點評。王淑芹教授指出,每位發言專家一是都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能夠抓住新時代師德建設中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闡述,具有較強的學術敏感性;二是每位專家針對具體的師德理論和實踐問題,都提出了具有啟發性和獨到見解的思想觀點,體現了學術思想個性化的創造性特征。
大會主題報告第二階段,由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曾建平主持。復旦大學教授吳新文作了《AI時代面臨的教育倫理挑戰》的報告。指出,人工智能對教育倫理構成的上述挑戰,需要我們未雨綢繆,積極應對,通盤籌劃,建構一門更具針對性和前瞻性的教育倫理學。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向玉喬作了《教師的道德話語能力問題》的報告。指出,培養道德話語能力,加強語德修養,是教師“立德”的首要內容。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馮建軍作了《他者性視域中師德修養及其發展取向》的報告。指出,他者性理論使師德超越自我,走向他者,關心他者,為他者負責。他者性理論為“甘于奉獻”的教育家精神提供了理論支撐。湖北大學教授靖國平作了《啟智潤心:師德評價中的一個核心范疇》的報告。指出,“以智啟智”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智慧連接、互動與生成,這一最具人性的教育交往活動,最能體現教師的德性水平、修養和境界。杭州師范大學教授王凱作了《何以激發教師的師德興趣?》的報告。指出,激發師德興趣的思路包括從管到育:轉變師德建設思路;從分到合:轉變師德教育路徑;從講到研:轉變師德學習方式。廣州大學教授羅明星對每個專家的發言,作了有深度的學術評論。
在本次會議的分組討論階段,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以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引領師德師風建設研究;新時代教書育人、立德樹人、課程育人研究;教育管理中的突出倫理問題研究;教師課堂講授的道德是非邊界與社會責任研究;教育公正、教育自由、教育平等與教育創新研究;師德評價的標準和方法研究;當前師德師風建設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研究等議題,分為四個小組進行了深入而有價值的熱烈學術討論。
會議交流總結階段由中山大學教授童建軍主持。在全體大會上,江蘇大學教授呂壽偉、天津師范大學教授石勇、上海體育大學博士研究生賈玉貞、金陵科技學院研究員王延光分別介紹了眾多專家學者在分組討論中發表的精彩學術觀點。這次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的發言具有鮮明的理論個性,直面現實,思想活躍,討論深入。有一個令人欣喜的現象是,教育倫理和師德理論研究正在引起人們越來越廣泛的研究興趣和關注,一大批年輕的學者,包括博士生、碩士生,甚至本科生紛紛投入該領域的研究,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周治華副教授代表學會介紹下一步學會具體工作計劃。王正平教授代表教育倫理專業委員會發表閉幕致辭,感謝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等單位為籌備本次會議作出的貢獻,感謝與會的專家學者踴躍參會,進行高質量、有新意的學術交流。馮建軍教授代表承辦單位南京師范大學向與會嘉賓的積極參與表示由衷的感謝。最后,杜時忠教授代表下一屆全國年會承辦單位華中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熱忱歡迎各位同仁到美麗的桂子山校園參加第十二屆全國教育倫理學術年會。
(供稿、供圖:上海師德研究與評價中心 作者:王銳潔、寇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