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國亞非學會2024年會暨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會議由中國亞非學會和上海師范大學聯合主辦,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承辦。此次會議的主題是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其目的是學習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精神,推動中國學界對亞非問題的研究。外交部非洲司賀萌參贊,中國亞非學會會長、中國非洲研究院首任執行院長李新烽、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陳恒,以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深圳大學、西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寧夏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70余家高校和研究機構的130余名專家學者及青年學子參加了研討。李新烽研究員主持大會開幕式及報告會。
副校長陳恒教授代表學校致歡迎辭,陳恒在發言中表示,亞非地區的面積、人口、國家數量構成了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該地區歷史的解釋權卻掌握在歐美國家手中。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大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此次中國亞非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的召開對于現實層面和政策層面的考量以及理論的構建將提供極大裨益。令人欣喜的是,歐美主導的歷史研究局面正在被打破,中國學術力量的崛起和第三世界歷史的興起為世界歷史的新發展提供了動力。我校非洲研究中心在非洲經濟、中非關系、泛非主義一體化、非洲史學、非洲文學史方面有所建樹,先后獲得三個國家哲社重大項目并得到學術界的認可。此外,我校東亞研究長期活躍在學術界,并取得豐碩成果。總之,我們需要加強對域外國家的認識與了解,從而為對外戰略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陳恒強調,作為本次會議的承辦單位,學校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交流學習機會。我們在為研討會提供服務的同時,更期待共同為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貢獻智庫之力。同時,懇請各位不吝賜教,為非洲研究和亞洲研究提供建議,共同促進區域國別研究及世界史學科的全面建設。
賀萌參贊在大會報告中對2024年非洲形勢、中非關系以及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與闡釋。他表示,中非合作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國家領導人的重視以外,以亞非學會為代表的學術界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對非學術研究方面,他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堅持政治引領、實事求是、放眼世界、守正創新等原則,緊緊圍繞國內發展大局和中非外交全局做好學術研究工作,當好中非合作“智囊團”,奏響中非友好“主旋律”,為中非關系提質增效作出積極貢獻。
華東師范大學非洲研究所所長沐濤教授代表中國非洲史研究會致辭,他表示,亞非地區在世界范圍內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面積和國家數量方面,該地區還是熱點頻發地區。亞非學會召開年會,除了可以回應熱點問題背后的相關因素外,從學術研究本身而言,許多理論問題的研究也與亞非地區息息相關,如全球文明研究、全球南方國家研究、區域國別研究以及現代化研究。隨著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成功召開,中非合作將為非洲國家現代化探索提供助力,亞非學會在此背景下將大有可為。期待未來亞非學會、非洲史研究會以及非洲國際問題研究會之間可以加強合作,共同為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貢獻學術力量。
中國亞非學會副會長、東南大學首席教授王啟龍主持了上午時段的主題演講。
中國亞非學會副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學院院長李洪峰教授以《從全球文明倡議視角看中國非洲研究的對非傳播作用》為題,闡述了對非傳播的特點,認為我國的非洲研究傳播力主要表現為以多元的方式融入對非傳播。
中國亞非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非洲研究所所長張振克教授發表了題為《東北非地區,地緣沖突與亞非合作的前緣》的演講。他指出,盡管東北非地區曾誕生過燦爛的古代文明、擁有豐富的能源和資源,但貧困與沖突也是其主要特點。展望未來,該地區需依靠投資驅動、國際發展合作和國家治理能力提升實現轉型發展。
中國亞非學會副會長、陜西師范大學國家安全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馬瑞映教授的講座題目為《對非洲發展援助的“土耳其模式”,地位、特征與限度》。他認為,對非發展援助是土耳其謀求政治、經濟、宗教及在非影響力的重要內容,其援助對象和援助領域具有明確的利益取向。
西北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朝琦教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非戰略發展的重要論述及其價值》為題表明中非關系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他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非戰略發展的邏輯起點、“全天候戰略伙伴關系”是中非戰略發展的根本遵循。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關系研究》主編余建華研究員以《新一輪巴以沖突與轉型動蕩期的中東》剖析了自“阿克薩洪水”發生以來加沙沖突的根源與背景,指出新一輪巴以沖突沖擊波震蕩地區及世界。他認為,世界百年變局的發生包括中東在內的全球國際社會,中東各國面臨利好與危機交織并俱的國際大環境。
下午的第一場專家論壇的主題為“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機遇和挑戰”。南京大學非洲研究所所長張振克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姚桂梅研究員主持了該論壇。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西非研究中心主任趙蜀蓉,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院長黃梅波教授對該論壇發言內容進行了評議。有16位專家學者做了發言交流。
第二場專家論壇的議題為“非洲現代化探索,歷史與現實”。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學院院長李洪峰教授、中國非洲研究院《西亞非洲》編輯部主任詹世明副研究員主持了該論壇。西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非洲研究院常務院長侯學華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阿拉伯世界研究》副主編章遠對該論壇發言內容進行了評議。共有17位專家學者做了發言交流。
第三分論壇為青年論壇,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國際關系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亞非學會副秘書長劉中偉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安全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亞非學會副秘書長鄧延庭副研究員主持了青年論壇,西安翻譯學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英文學院院長袁小陸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劉偉才分別對青年學者的發言進行了評議。共有25名青年學子做了發言交流。
年會閉幕式由中國亞非學會副會長、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張忠祥教授主持。南京工程學院講師溫國砫,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陳璞君,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凌荷,湖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韓杰分別匯報了三個分論壇研討情況。
中國亞非學會秘書長、《中國非洲學刊》常務副主編、編輯部主任吳傳華作總結發言。他指出,本次會議非常成功,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會議規模大,代表性廣泛;二是配合國家外交戰略,努力做好研究闡釋工作;三是議題非常豐富,取得豐碩成果。
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國內高校成立較早的非洲研究機構之一。2011年被教育部評為“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2014年入選外交部“中非智庫10+10合作伙伴計劃”。中心不僅在基礎研究、應有對策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作出顯著成績,而且在學術交流方面也十分積極。自2011年迄今,中心共舉辦各類學術研討會27場,本次研討會是近年來中心舉辦的最大一次學術活動,彰顯了中心的組織能力與學術影響力。
(供稿、攝影,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