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上海市高職高專院校旅游大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泛定制旅游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主辦,攜程旅游學院、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以及我校旅游學院共同承辦的2024年度泛定制旅游產教融合共同體年會暨“AI賦能定制旅游”論壇在徐匯校區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年會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響應國家推進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的號召,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時代定制旅游發展的新機遇與新路徑。
本次年會以“AI賦能定制旅游:文旅新質生產力前沿探索”為主題,為與會者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交流與學習平臺。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職教處副處長馬駿、旅游學院副院長池春榮出席年會并發表致辭。
池春榮表示,本次年會的召開對于精準把握定制行業發展趨勢、推動共同體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呼吁共同體成員加強溝通協作、深化項目合作、強化科研落地、推進國際交流,以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為定制旅游行業輸送更多高質量人才。馬駿對共同體過去一年的成就表示肯定,他指出共同體成員高校與旅游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不僅促進了教育資源與行業需求的有效對接,也為旅游行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泛定制旅游產教融合共同體秘書長、我校旅游學院教師毛潤澤為新會員代表授牌。
主旨演講環節,復旦大學旅游系博士生導師、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品牌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沈涵,上海市首席技師、全國旅游職業教指委委員、攜程旅游學院院長徐璐,八大洲旅游創始人兼CEO周繼忠,旅專(旅院)教師梁志華四位嘉賓分別從企業和院校兩個視角探討了AI技術對定制旅游產業未來發展的深遠影響。
沈涵在題為《智能行程規劃與優化:AI在定制旅游中的革新應用》的報告中,探討了AI在旅游定制領域的應用、發展和挑戰。她認為,跨學科學習與合作對于推動AI在定制旅游領域的應用至關重要,這不僅有助于技術的持續迭代,也是創新的關鍵動力。
徐璐在《你好,未來》的報告中探討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發展及其對行業和社會結構的深遠影響。她認為學習與AI對話的重要性,認為未來人才需要掌握如何與AI合作,應更多關注人類在情感和創造性任務中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周繼忠在題為《定制旅游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與應用》的報告中,探討了中小型定制旅游企業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實踐。他提到,高端定制旅游本就更加重視個性化服務,要實現AI在資源優化、效率提升和個性化推薦方面的實際應用,必須有高質量的數據和強大的計算能力作為支撐。
梁志華在題為《人工智能賦能旅游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的報告中,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教育領域帶來的變革和機遇。他認為,持續學習和適應變化是避免被淘汰的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提升人工智能在教育中應用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在圓桌討論環節,與會嘉賓就“科技賦能背景下定制旅行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的思考與實踐”這一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南京旅游職業學院規劃發展處處長顧至欣教授主持。參與對話的嘉賓是上海錦江旅游控股有限公司平臺運營中心總經理龔雪峰、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周慎、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攜程文旅產業學院院長劉瀚哲副教授、上海都市旅游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董朝霞以及泛定制旅游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秘書長兼專業負責人王育峰。
在對談中,企業嘉賓集中討論了定制旅行產業在科技賦能下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信息技術如何助力提升產業效率和客戶滿意度。院校嘉賓分享了關于人才培養的見解,包括重視新技能和新知識的培養、結合最新科技發展成果進行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及通過實踐項目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這些討論的核心落腳于如何有效利用科技力量,推動定制旅行產業的進步和人才培養的優化。
下午,三個分論壇在會議中心小會議室同步舉行。分論壇一聚焦“智慧旅游創新發展與人才培養”,由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文法與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劉建新主持。分論壇二聚焦“定制旅行業產教深度融合路徑與對策”,由鄭州旅游職業學院教研室主任賈玉芳主持。分論壇三聚焦“旅游新質生產力與新業態拓展”,由上海行健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專業主任毛松松主持。
本次年會充分發揮了泛定制旅游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年會為行業專家、學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臺,也為定制旅游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未來,AI技術的應用將為旅游行業帶來更高效、更個性化的服務體驗,同時也將推動教育模式的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優化。泛定制旅游產教融合共同體將繼續發揮其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更多項目落地,培養出更多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質量人才。
泛定制旅游產教融合共同體由旅院(旅專)、攜程旅游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等單位牽頭成立。共同體成立一年來,在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項目合作、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目前,共同體會員包括國內外旅游教育和行業單位共計262家,其中2024年新增會員1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