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上海教育大會精神,2月26日學校在徐匯校區第六教學樓108室舉行“同上一堂‘教育強國與青年責任’思政金課”。校黨委書記林在勇,全國青教賽一等獎獲獎者、教育學院楊伊副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周治華共同講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個論課程,幫助青年學生領會新思想,激發新使命。人文學院學科教學(語文、歷史方向)碩士研究生、心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碩士研究生等百余名學生參加。
林在勇緊緊圍繞準確把握教育強國建設的時代背景和歷史使命,生動講述了習近平同志2007年考察上海師大的親切關懷和諄諄囑托,結合新時代偉大變革的生動實踐,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他勉勵青年學生,要進一步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懷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深眷戀與熱愛,凝聚起中華民族數千年傳承不息的文化基因與情感密碼,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牢牢把握時代機遇,心懷“國之大者”,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時代責任,切實增強教育強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楊伊以“深學 細照 篤行:當好教育改革的排頭兵”為題,結合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從“堅持立德樹人”“立足學生發展”“創新課程教學”三方面,以扎實的學科教學理論,運用大量鮮活的案例,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地講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建設的內涵和本質;結合切身體會,娓娓道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潛心教育、因材施教等感人故事。她說,教育家精神根植于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輝。未來教師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反思,扎根課堂,在知識傳授中加強學生的價值引領、思想引領。
周治華則圍繞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整體設計,以“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為專題開展教學。他從“教育為何是立德樹人的事業”“如何理解立德樹人的時代內涵”“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等方面,強調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提供了行動綱領和科學指南。新形勢下,要站在國家戰略高度深刻理解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堅持立德樹人的豐富時代內涵,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
互動交流環節,師生圍繞“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應當如何合理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教育改革?”“圍繞建設教育強國目標,如何均衡我國城鄉教育資源?”等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
學生們紛紛表示此次思政金課,讓他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人文學院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研究生郁辰昊說,教育強國戰略呼喚教師以終身學習實現專業成長。作為未來教師,我將在日常生活中繼續系統研讀語文學科的前沿研究成果,保持教學理念的迭代更新。努力把中華傳統文化融入日常教學實踐,持續開展傳統文化創新實踐。站好三尺講臺,以中華經典古籍為舟楫,讓每個教學場景都成為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場,使每寸教育時空都綻放文化自信的璀璨光芒。
人文學院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研究生趙志昂說,講臺是語言文字的傳授場,更是培根鑄魂的育人地。教案不只是教學設計的集合,而應成為文明傳承的路線圖。課堂不應止于應試技巧的演練場,而應化作價值觀形塑的熔爐。站在教育強國的歷史坐標上,如何以排頭兵的姿態,先行者的擔當,用文化傳承為經,以核心素養為緯,編織新時代的育人錦緞,這是我們未來語文教育者的時代使命。
心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研究生次旺說,林在勇書記勉勵我們要學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青年責任感。楊伊老師的授課,讓我明白教育是知識傳授,更是品德塑造。教育強國是國家的目標,更是我們每個青年的責任。未來,我將努力學習,全面發展,學好專業知識,深入研究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落地生根。在今后學習中,我將培養創新思維,提升綜合素質,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在教育強國征程上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此次課程是學校首次面向研究生開設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個論課程,是學校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的有力舉措。
(供稿、攝影: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