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徐匯校區西部操場洋溢著歡聲笑語,校第七屆國際文化節在此盛大開幕。本屆文化節以“多元之聲,和美與共”為主題,設立了28個不同國家的文化展臺,吸引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名師生參與,通過文化展演、美食體驗、藝術互動等形式,呈現了一場跨越國界的文化盛宴。校黨委書記林在勇、副校長蔣明軍、總會計師曹光明以及學校各機關部處和學院負責人參加。
活動伊始,副校長蔣明軍致開幕辭。他表示,國際文化節是學校推動開放包容校園文化的重要實踐,也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人才的關鍵平臺。他強調:“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們期待同學們以文化為紐帶,厚植家國情懷,講好中國故事,同時以開放胸襟擁抱世界文明。”隨后,林在勇、蔣明軍、曹光明共同為文化節揭幕,曹光明為留學生聯誼會主席授國際文化節旗幟,全場倒計時后,活動正式啟動。
此次國際文化節以“多元之聲”拉開序幕。哈薩克斯坦同學帶來的《黑走馬》以冬不拉琴聲與奔放舞步,重現草原民族的豪情;越南舞蹈《越南之旅》以靈動的身姿展現東南亞的詩意山水;俄羅斯經典曲目《Kalinka》則讓觀眾感受到東斯拉夫文化的熱情。喀麥隆傳統舞蹈以激昂的鼓點和舞步傳遞非洲大地的原始力量,蒙古《草原的節奏》則以馬背民族的豪邁舞姿詮釋游牧文明的傳承,此外,中文歌曲《世界贈與我的》以溫暖旋律串聯起不同文化的共鳴。
在“和美與共”篇章中,中西文化交融的節目成為亮點。中國江南風情的民族室內樂《錦瑟江南》以婉轉絲竹勾勒煙雨詩意;韓國《老虎下來》將跆拳道與現代舞蹈結合,展現傳統與潮流的碰撞;印尼《奇幻印尼》以歡快旋律描繪千島之國的夢幻圖景;泰國《福水舞》則以潑水節為靈感,傳遞對未來的美好祝福。壓軸節目《各國金曲串燒》以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的交織,將全場氛圍推向高潮。
除舞臺表演外,各國展臺也成為中外學生互動的重要陣地。來自28個國家的學生精心布置展位,提供地道美食、手工藝品和文化問答活動。同學們還在操場中央玩起了各民族有趣的游戲,人人手持一本“游遍各國”的國際文化節護照集滿印章后,將獲得一份紀念品,和護照一起,印證多元共融的美好之音。
活動尾聲,主持人向所有參與者致謝。本屆文化節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次心靈對話。 “多元共融的校園生態,將助力學子成長為兼具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時代棟梁。”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文化節已連續舉辦七屆,成為學校國際化建設的標志性活動,不僅呼吁國際學生積極擁抱中國文化、展示母國文化魅力,讓世界文化在校園交相輝映;更鼓勵中國學生主動交流、領略多元文明,厚植文化自信并講好中國故事。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為文明互鑒與青年成長搭建更廣闊的舞臺。
(供稿、攝影:國際交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