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沉浸式鋼琴音樂會《和·鳴》在徐匯校區藝術森林精彩上演。校領導,宣傳部、學工部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與師生共同欣賞了這場自然與藝術交融的森林音樂會。
作為“上海師大·印象”校園文化展示季的重點項目,音樂會《和·鳴》突破傳統音樂廳邊界,將藝術森林打造為沉浸式舞臺。音樂學院藝術團以鋼琴為核心,融合古箏、竹笛、單簧管等多元樂器,結合AI技術、書法等跨界元素,呈現了10首精心編排的曲目。
音樂會以經典曲目《讓我們蕩起雙槳》開啟,鋼琴與手風琴的輕快合奏瞬間喚醒觀眾的青春記憶。隨后,《天鵝》以芭蕾足尖的優雅律動與琴韻交織,重新詮釋經典;《努瑪阿美》借彝族舞者的靈動身姿,與鋼琴、竹笛的悠揚合鳴,鋪展西南民族風情畫卷。《彩云追月》將流淌的鋼琴旋律與書法創作相結合,展現東方美學的動靜相宜。古箏與鋼琴聯袂奏響的《弦外云壑》,以弦音共鳴傳遞深邃的山水意境。創新之作《影之潮汐》運用鋼琴與虛實變幻的光影,探索聲音的流動性與空間感。四手聯彈《花之圓舞曲》盡顯優雅浪漫,《加勒比海盜》氣勢磅礴,《匈牙利舞曲》熱情奔放。壓軸曲目《一步之遙》以探戈的熾熱旋律點燃全場,鋼琴與室內樂的即興對話贏得陣陣喝彩。
指導教師、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談天佳說:“同學們在跨界融合中展現的藝術領悟力與協作精神令人動容。”2023級音樂(師范)專業謝嘉曦同學在演出后分享:“在森林里演奏是前所未有的體驗!自然的蟲鳴鳥叫、風吹葉響都成了和諧的伴奏,沉浸感賦予音樂全新的表達,讓我們仿佛能‘看見’聲音在自然中的生長與綻放。” 2023級藝術研究生(古箏)龐星同學感慨地說:“鋼琴的宏大敘事與古箏的細膩吟詠交織,在藝術森林的懷抱里我們仿佛更能體悟‘山水有清音’的意境。”
來自美術學院的一名觀眾說:“震撼人心!顛覆了我對校園音樂會的固有想象。尤其《彩云追月》將書法與鋼琴結合,‘詩書畫樂’的東方韻味令人沉醉。”人文學院一位退休教師說:“整場演出既有《讓我們蕩起雙槳》經典樂曲的親切感,又有《影之潮汐》充滿未來感的創新,能在校園里享受高水準的藝術活動,是師生的幸運。”
作為藝術實踐成果展演,音樂學院藝術團師生突破傳統演出框架,將自然場域轉化為藝術表達的載體,用多元融合詮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育理念。從經典重構到跨界對話,從民族根脈到國際表達,沉浸式鋼琴音樂會《和·鳴》既是一次視聽盛宴,也是藝術教育守正創新的鮮活樣本。
(供稿、攝影: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