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5月28日下午,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以“勞模精神照亮時代奮斗之路”為主題的勞模精神專題宣講活動在奉賢校區新大活A104成功舉辦,特邀全國勞動模范孔利明為學院青年師生作報告。活動由院學工辦主任林峰主持。
孔利明結合自身在寶鋼集團三十余年的奮斗歷程,用鮮活案例詮釋了新時代勞模精神的深刻內涵。“進口設備并非高不可攀,關鍵要掌握核心技術。”他在宣講中分享道。作為技能專家,他攻堅克難,以創新破解多個“卡脖子”難題,在崗位上創造了多項突破性成果。面對進口設備技術壟斷的困境,他帶領團隊歷時十年攻關“帶式運輸機金屬物過濾門禁技術”,經歷15次失敗、38次修改,最終將38項技術改進轉化為38項國家專利,使該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一成果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更累計為企業節省成本超千萬元。這種“敢啃硬骨頭”的精神,正是勞模精神中“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生動體現。
孔利明不僅是個體創新的典范,更是團隊智慧的引領者。他堅持匠心傳承,從“技術能手”到“創新導師”,主導研發的“汽車轉向語言報警器”實現“不見其影,先聞其聲”的安全預警,徹底消除了廠區載重車輛轉彎事故隱患,體現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他特別強調“人人都是創造者”。如今,他培養的徒弟中已有數十人成長為技術骨干,多個創新團隊在寶鋼活躍,印證了“傳承”的力量。“勞模精神不是口號,而是腳踏實地的行動。”他以自身經歷詮釋了新時代勞模精神的內涵。他提到,即便退休后仍堅持學習新技術,通過“家庭實驗室”完成多項發明,用實際行動踐行“終身學習”理念。
活動現場,師生們被孔利明一個個故事深深打動,他的堅守告訴我們,真正的創新來自對崗位的熱愛與對細節的執著,平凡崗位也能創造非凡價值。他與師生代表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并寄語青年學子:“時代賦予我們創新機遇,希望你們以奮斗為筆,以技能為墨,書寫屬于新時代的工匠篇章。”活動結束后,還一同參觀了學院中外合作文化長廊和實訓實驗室。
此次“勞模精神進校園”活動是學院“信機精神系列專題宣講活動”重要一環,這不僅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更是一場行動的號召。孔利明的事跡為師生樹立了“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標桿。在勞模精神的引領下,我院師生正以更飽滿的熱情投身技能報國實踐,為制造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學院將持續深化與校外企業的產教融合,將勞模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共筑技能報國夢。
全國勞模孔利明曾任寶鋼集團技師協會會長、寶鋼股份創新沙龍會長、上海市技師協會副會長、上海市12、13屆市人大代表。現任上海市科普講師、上海市創客聯盟常務理事、中國發明協會常務理事等。他曾被授予“全國十大杰出職工”、冶金部技術能手、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央企業勞動模范、全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中國當代發明家、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和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上海市優秀技師等榮譽稱號,寶鋼建立30周年時被評為“寶鋼功勛人物”,受到三代國家領導人接見。
(供稿、攝影:信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