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涵育青年教師與時俱進的教學能力,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2025年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于6月6日在徐匯校區三教完賽,共評選出一等獎兩名、二等獎兩名。
以賽促教,激勵教師技能提升
本次學院青教賽決賽共有7位老師參加。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黨委書記高建華教授,上海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高湘萍教授和教育學院黃友初教授受邀擔任評委。副院長魏爽主持比賽。
三位評委從教學設計的創新性與合理性、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前沿性、教學組織的邏輯性與互動性、教學反思的深刻性與針對性等多個維度,對參賽教師進行全面細致的打分與點評。高建華教授肯定了各位老師的教學基本素質,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嚴格依照教學目標,注重教學內容的引入,授課時精練教學語言,優化課后作業練習的布置。高湘萍教授認為各位教師都能夠基本展現自己的教學設計,強調在授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應當詳細體現課件意圖,結合圖片和文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黃友初教授強調各位教師要明確參賽要求,根據要求更完善地準備材料;在授課過程中力求清晰地對照參賽要求來完成教學,并注重與學生的交流。
比賽現場,劉翔鵬、顧亞、李雙、李昂、徐效農、程猛等6位老師對“智能網聯汽車”“電力系統基礎”“算法設計與分析”“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電阻應變式傳感器”“5G關鍵技術”6門課程分別進行了20分鐘試講。各位教師在賽前認真嚴謹地完成了教學大綱的撰寫、教學內容的設計及教學不足的反思,全方位展示了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常湛源老師因故未能參加現場評比,但也事先錄制并提交了課程“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的講課視頻。賽后,三位評委也對其進行了評議并提出了寶貴意見。
本次學院青教賽分為預選賽、初賽、決賽三個部分。學院把教學競賽作為促進教師提升教學能力的重要抓手,要求全院40歲以下教師參加初賽,全體學院領導班子成員、系主任、支部書記、專業負責人、視導員擔任評委,開展隨堂聽課并打分,做到全覆蓋,并選定7名青年教師參加初賽和決賽。最終根據決賽評分結果,徐效農、李昂獲得一等獎,程猛、劉翔鵬獲得二等獎。
以訓促建,加強教師交流互學
青教賽是青年教師提升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學院加強教育教學梯隊建設的重要平臺。在本次青教賽舉行期間,學院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專題培訓活動。
4月,學院邀請全國青教賽一等獎獲得者、教育學院楊伊副教授,校青教賽一等獎獲得者、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程倩雯老師分享備賽經驗和心得,助力青年教師錘煉教學基本功。
楊伊強調關注課程整體性與教學效果,對照評分規則打磨教姿教態、時間把控、板書設計等細節,多維度提升教學能力。她強調,課程設計需要融入思政教育、多樣互動和精彩導入,內容編排需要注重邏輯和學術前沿,突出學科應用,并重視課后總結和鞏固成果。程倩雯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科研經歷及參賽經驗,指出備賽需按要求準備四類材料,合理規劃教學設計,重視教具的準備和應用。她建議通過實踐教學突破課程難點、融入課程思政,還從健康、著裝、設備調試、講課時長等方面提醒備賽要點,確保以最佳狀態參賽。
3月,為提高學院教師人工智能素養,主動適應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發展趨勢,促進新老教師教學相長,學院舉辦全校研究生人工智能通識課試講會暨青教賽專題培訓會,特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林曉教授、信息與通信工程系龍艷花教授作專題分享,推動AI賦能青年教師教學理念與方法的全新變革。
林曉介紹了“AIGC及其在研究生科研中的實際應用”,用豐富案例展示AIGC技術,如生成人臉、視頻、音樂等,還介紹了其背后的大語言模型、深度學習等知識,以及在科研中輔助文獻閱讀與綜述的應用,強調工具是輔助作用,使用時要親自研讀文獻。龍艷花以“智能語音技術賦能人文社科學術研究”為題,講解文生圖、文生視頻等技術,介紹數字人、智能體等應用,提及AI技術被不當利用的風險,強調要保護隱私和合規使用。老師們交流授課經驗,提出聚焦應用、匯總工具等建議,還介紹了智能語音技術在學術會議、田野調查等場景的應用及相關工具。
以教育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學院用比賽檢驗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鍛煉成果,用試講為新進教師初登講臺保駕護航。學院積極組織新教師開展試講活動,推動新教師試講工作落地見效,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4月,學院“青?藍”職涯工作坊(第七期)舉辦教學沙龍活動,祁宏達、李燕、馬菁濤等三位本學期首次上課的新進教師進行試講,集中匯報了上學期首次試講以來的改進情況。領導班子成員、系主任、帶教導師共同參加,并從教學內容邏輯性、課堂節奏把控、師生互動設計等方面進行點評,強調教學過程中需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生活案例、課堂練習等方式提升學生參與度,并針對新教師面臨的教學疑問開展集中解答與研討。
5月,學院又以系科為單位,組織下學期即將首次承擔授課任務的新教師開展試講,以考核其助教期一年過程中的備課情況,確認其是否具備正式上講臺講課的條件。
李燕、陳爾卓、周霈馳、吳天祥、孫其芳、張恒勝等6名新進教師分別選取下學期新開課程中的一節課進行了試講。教學副院長和相關指導教師聚焦教學內容邏輯性、課堂節奏把控、師生互動設計等核心要素進行點評,并結合具體案例提出改進意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建議通過生活案例引入、分層課堂練習、小組協作任務等方式提升學生參與度。針對新教師提出的部分初登講臺的常見問題,指導教師也進行集中解答與研討,為新教師指明改進方向。
學院自今年初啟動青教賽以來,在青年教師中廣泛組織開展聽課、培訓、試講等工作,不斷拓展青教賽意義,著眼青年教師梯隊建設,堅守立德樹人初心使命,助力青年教師從能講課到會講課,并朝著“講好課”的目標不斷邁進,以匠心精神深耕教育領域。接下來,學院將持續提升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注入新活力。
(供稿、攝影:院辦、教務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