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上海師范大學藝術學部和影視傳媒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以及上海師范大學期刊社主辦,校教育發(fā)展基金會支持的第二屆藝術學高端論壇成功舉辦。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藝術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原院長彭鋒教授和王一川、夏燕靖、徐元勇等十多位藝術理論家以及近30家藝術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的領導或資深編輯出席了論壇。論壇開幕式由上海師范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藝術學部部長朱恒夫教授主持。
校黨委副書記楊海燕研究員致開幕詞并宣布論壇開幕。
在上午大會主旨報告環(huán)節(jié),彭鋒、王一川、徐元勇、夏燕靖、陳軍、伏滌修、吳新苗、孫嫁阜等藝術理論家們就藝術的研究方法、當代中國的藝術特色、如何建設藝術學學科、如何正確認識藝術學理論、跨學科和專業(yè)平衡點怎樣把握、在AI時代戲曲正確的發(fā)展方向是什么、如何自主建構戲曲的知識體系、書法的本質(zhì)與在當代的功用是什么等諸多問題,作了精彩的報告。
彭鋒教授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認識、賞析藝術作品的新角度,他認為,不論什么藝術形式,只要是優(yōu)秀作品,都在“似與不似之間”,我們可以從“之間”與“之外”兩個角度去審視和考察它們。王一川教授說,當代中國由于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形成了既向前流動,又回溯古代的新的美質(zhì),這在戲劇、繪畫、書法、影視、舞劇等藝術形式上都有明顯的表現(xiàn)。徐元勇教授希望大家認真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從經(jīng)典作品與古代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感悟到中華民族藝術的特性,從而明確自己的藝術研究與創(chuàng)作的方向。夏燕靖教授強調(diào),無論從事什么藝術形式的研究,必須要有藝術理論的素養(yǎng),要將藝術理論作為學科建設與學術研究的基礎。借鑒外國的藝術理論是必要的,但不能本末倒置,要處理好民族藝術和外來藝術、本民族藝術理論與他民族藝術理論的關系。
下午的論壇分為戲劇影視、音樂舞蹈、美術設計、藝術傳播等4個分會場,30多位專家與資深編輯分工對上海師范大學藝術學科的教師所提交的80多篇學術論文進行認真的評點,指出優(yōu)長之處和需要修改的地方。
參與本屆論壇的教師們一致認為,無論是聆聽專家們的報告,還是接受編輯們對修改論文的指導,都有很大的收獲。作報告的理論家們都表現(xiàn)出具有廣闊的視野、豐富的知識,他們都提出了新穎的、發(fā)人深省的觀點,尤其值得學習的是,他們不是關在書房里做空頭理論研究,而是密切關注現(xiàn)實,其理論研究的出發(fā)點是為了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
由于提交的論文都是教師潛心研究的學術成果,大多數(shù)得到了編輯們的肯定,在論壇期間即有論文被編輯約稿。
(供稿:影視傳媒學院 作者、攝影:張若宇、李世龍、闕海燕、曹紫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