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2025屆優秀畢業生座談會在科技樓A801舉辦。學院黨委書記陳曉虹、副院長(主持工作)潘建國、副院長魏爽,系主任、輔導員和學生代表出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何佳主持會議。
陳曉虹感謝各位優秀畢業生為學院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她表示學院也將把大家的建議匯總后進行優化和改進。同時,她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求學和職業生涯經歷。她指出,畢業生們既是母校發展的見證者,也是母校建設的參與者。邀請大家來交流是要通過發揮優秀畢業生的信使作用,在校友和母校之間搭建起橋梁,將母校對校友的關愛延續下去,使母校與校友在感情和事業上聯結得更加密切,互動得更加有力,從而形成一種資源共享、互幫互助的良性循環。她寄語即將奔赴各地的畢業生,心懷祖國山河、肩負社會大任、胸納世界格局,將理想抱負扎根于實踐的沃土,在服務國家發展、貢獻社會進步的火熱實踐中錘煉真本領、展現新作為,成就精彩人生。
潘建國回應畢業生們提出的關于跨學科融合、在校生培養模式等建議,指出當下時代工科發展日新月異,他勉勵畢業生們保持終身學習的“求知欲望”和年輕無畏的“試錯勇氣”,做到知行合一,在時代洪流中勇毅前行,將個人奮斗融入強國偉業,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乘風破浪,勇創輝煌。
何佳對畢業生們表達了祝福和希冀,他表示將會認真梳理同學們提出的建議,在立德樹人和人才培養上不斷做強做精,強化學生全周期生涯導航和就業實習供給。魏爽寄語畢業生,扎實的專業基礎如“海綿吸水”,是支撐未來職業發展的核心,希望每一位同學“前程似錦,越飛越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洪璇,勉勵畢業生們要以師大“厚德、博學、求是、篤行”的校訓精神為錨點,在學術與職業道路上永葆熱忱。
在優秀畢業生代表交流環節中,2022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碩士畢業生沈鍇成分享科研與實踐經歷,提出三點建議:搭建學院級公用算力平臺解決資源瓶頸;優化研究生學術評價體系,提升對國際頂會論文的認可權重;建立跨實驗室學術交流平臺,促進交叉融合與創新。2021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畢業生汪楠楠分享學業、科研競賽及社團活動經歷,建議增加實踐課程比例;邀請多元行業專家進課堂;設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并提供更多項目鍛煉機會。2021級電子信息工程(中美合作)本科畢業生錢行之分享赴美留學申請歷程,建議課程內容與時俱進,加強與AI技術等前沿結合;引進更新實驗設備,保障實踐教學質量。2021級人工智能本科畢業生馮宇軒重點分享三年學生會工作經歷及支教團經歷,建議拓展“教學實踐周”形式,增加“走出去”(企業/校友參訪)或“請進來”(優秀校友分享)活動,緩解擇業困惑。2021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范)本科畢業生張嘉怡分享競賽(ACM)、科研、師范技能培養及成功求職經歷。針對師范生建議:在大一大二進行教學競賽培養與經驗分享;建立“世承班”更靈活的定期招新機制;加強師范生科研能力早期培育。其他同學也在互動交流中各自分享了自己對母校的感激和學校未來建設規劃的建議。
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是畢業贈禮環節。學院為每一位同學準備了兩份特別贈禮。一個是由輔導員團隊秘密籌備的“云端家書”。為打造這份跨越山海的驚喜,輔導員老師提前聯系每位學生家長,精心收集了來自天南海北的家庭祝福視頻,話語樸實卻飽含深情,“學有所成,將來更好地回報社會”“感謝上海師范大學把你培養得這么優秀,你是我們的驕傲”“愿你懷揣熱忱,奔赴遠方”這些帶著鄉音的告白,讓熱烈的掌聲和激動的淚水一齊迸發。每一幀畫面、每一句叮嚀都凝聚著父母對子女的牽掛與期許,為畢業生們鐫刻下母校與家庭共同編織的永恒記憶。第二份贈禮是印有每個人名字的“勇攀高峰”畢業紀念碑,并為同學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語——“星辰大海,志存高遠,鵬程萬里,心懷天下”。學院領導為畢業生頒發紀念禮品,并與全體人員合影留念。鏡頭定格的瞬間,既有畢業生們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師生間難舍的情誼,更有家與校共同編織的溫情記憶。
此次座談會不僅是對優秀畢業生的贊許與送別,更是一次家校協同育人的生動實踐。學院通過搭建交流平臺,讓畢業生的成長故事成為激勵在校學生的鮮活教材,同時以溫情滿滿的驚喜環節,讓教育充滿溫度與情懷。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化家校協同育人機制,聚焦學生全面發展,以更豐富的育人舉措助力學子在時代浪潮中錨定方向、踏浪前行,持續書寫科技領域人才培養的新篇章。
(供稿、攝影:信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