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上海市國際學生預科學院2025年結業典禮在徐匯校區會議中心二號報告廳舉行,慶祝來自23個國家的80余名預科生順利完成學業。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國際交流處處長周勤健、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蔣明軍、上海市國際學生預科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出席典禮,來自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各推薦院校的代表以及預科學院的工作人員和任課老師們,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而溫馨的時刻。
結業典禮在一部溫情短片中啟幕。視頻濃縮了一年里預科學習生活的閃光足跡:漢語課堂的專注神情、龍舟賽奪冠的激昂瞬間、國際文化節的多元展演、迎新晚會的載歌載舞、教室中的集體生日、走廊中的歡聲笑語......每一幀都是跨越文化的青春注腳。
典禮由預科學院的俄羅斯同學尼濤和越南同學吳河英聯袂主持,開場的匯報演出環節讓現場氣氛熱烈起來。首先,學生們以舞蹈《左手指月》展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獨特魅力,舞姿優雅如詩如畫。隨后,吉他彈唱和唱跳表演《你要跳舞嗎》點燃了全場的激情,展現了國際學生們的青春活力。緊接著,同學們鏗鏘有力的情景朗誦《青年志》,不僅訴說了青年的擔當,更傳遞了對青春、對理想的憧憬和對學校、對老師的深情告白。
在榮譽表彰環節,上海市國際學生預科學院常務副院長、上海師范大學國際交流處處長肖勝雄宣讀了本年度“優秀學生”、“最佳進步獎”、“全勤獎”、“文體之星”以及“最佳集體”的獲獎名單。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國際交流處處長周勤健及上海市國際學生預科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共同為獲獎個人及集體進行了表彰,鼓勵同學們在未來的道路上自強不息、繼續前行。
師生代表發言環節,預科生代表印度尼西亞籍廖佩雯同學的發言令人動容。“從不敢開口說中文,到能用漢語與中國人自如交流,預科學院給了我們蛻變的舞臺。她在發言中深情地表達了對學院、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隨后,預科學院教師代表章睿健老師上臺講話,她對預科生們的成長與進步表示了衷心的祝賀,同時對預科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細心叮囑,愿他們自信迎接本科新篇章。
結業典禮最激動人心的一刻是領導嘉賓為每位結業生頒發結業證書,這一時刻標志著同學們在預科學習階段的圓滿結束。一張張證書不僅是對預科生們學業成果的認可,更是他們邁入上海各所大學的新旅程中的一份重要見證。
典禮最后,上海市國際學生預科學院院長、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蔣明軍講話。他首先向順利完成預科學業的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并向為同學們成長傾注了心血的全體教師、工作人員以及長期支持預科學院發展的上海市教委、各兄弟院校表示最誠摯的感謝。他回顧了預科學院自成立以來的發展歷程,以及本屆預科生在學業、競賽和跨文化實踐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蔣明軍強調:“預科學院自2012年成立以來共計培養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1000余名預科生,進入本市20余所高等院校進行學歷項目學習。看到這么多優秀學子從這里走向上海各高校,我們倍感欣慰。”同時,他對同學們提出了三點期望:以語言為帆,駛向更加廣闊的知識海洋;以文化為橋,做世界文明的傳遞者和中國故事的講述者;以感恩為錨,守望歸來航程,桂林路100號的上海師范大學永遠是同學們的“回家坐標”。最后,他鼓勵同學們在未來的道路上銘記校訓精神,在人生航程中乘風破浪。整場結業典禮在熱烈的掌聲和依依不舍中圓滿落幕。
上海市國際學生預科學院成立于2012年7月,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設立,委托上海師范大學進行管理與日常教學的國際學生預科教育基地。預科學院承擔上海高校本科階段學習的外國留學生預科培養任務,以提升外國留學生學歷教育的培養質量為辦學目標。預科學院成立13年來,在上海市教委的直接領導下,在各個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不斷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上海市國際學生預科學院將繼續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優秀國際人才,為中外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供稿、攝影:國際交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