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在這個寓意著“愛與順遂、留住美好”的日子,學校在會議中心二號報告廳為2025年上半年榮休教職工舉行莊重而溫馨的榮休儀式。榮休教職工在校長袁雯、校黨委副書記楊海燕、副校長蔣明軍、相關職能部門與二級單位負責人、青年教師代表和親朋好友的陪伴下出席儀式。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賀朝霞主持儀式。
領導寄語 師道永恒
副校長蔣明軍為榮休儀式致辭。他指出,對于以師道永恒為精神文脈的師大而言,榮休儀式既是向躬耕教壇、奉獻師大數十載的各學院、各部門的老師們致敬與感謝,也是對全體在職教工砥礪初心、傳承師道的精神召喚。我們不僅要向榮休教師的辛勤付出致以最深情的感恩,對他們的堅持堅守致以最崇高的致敬,更感謝每位榮休教師在各自崗位上踐行著教育家精神,為全體教職工上了最鮮活的師德傳承課。最后,他勉勵全體教職員工在前輩用心血鋪就的道路上接續奮斗,繼續上好奉獻課、治學課、育人課。
校長袁雯在飽含深情的講話中,高度評價了榮休教師們數十載黃金歲月的卓越貢獻。她指出,榮休教師們是祖國從改革開放走向新時代的親歷者,是教育事業從科教興國邁向教育強國的見證者,更是學校蓬勃發展的建設者。無論在三尺講臺傳道授業、在實驗室攻堅克難、在管理崗位兢兢業業,還是在后勤戰線默默奉獻,他們都傾注了全部心血與智慧,將人生最美好的年華毫無保留地獻給了學校,其功績已深深融入學校發展的血脈之中。面對榮休教師的人生新篇章,袁雯代表學校獻上了三個衷心祝愿,一是希望大家一切“安心”,學校大門永遠為榮休教師敞開;二是希望大家常懷“熱心”,期盼榮休教職工以深厚的學識、豐富的經驗和深沉的愛校情懷,繼續為青年成長和學校發展貢獻灼見;三是希望大家萬事“順心”,盡情追尋愛好與夢想,永葆健康體魄與豁達心境。她深情呼喚:“親愛的榮休教師們,學校永遠是你們的家,常回家看看!”
榮休致敬 薪火傳承
伴隨著悠揚的音樂,榮休致敬儀式開始。榮休教職工在所屬單位負責人的陪伴下,在親朋好友的注目中一一踏上紅毯,榮耀登臺。校長袁雯、校黨委副書記楊海燕為榮休教職工逐一頒發精心制作的榮休紀念冊、特別定制的榮休紀念牌。作為榮休教師的致敬者和師德傳承的接力者,青年教師代表傅毅、楊伊為每位榮休教師宣讀情真意切的學校致敬詞。紀念冊與紀念牌的鄭重交付,一段段致敬詞的深情回響,一聲聲感激、一次次鞠躬、一張張合影,凝聚著學校對榮休教師將黃金歲月無私奉獻給教育事業的崇高禮贊。
生命科學學院王全華教授代表榮休教職工發言。作為科研工作者,她深耕蔬菜育種四十余載,以“泥土里有答案”的實踐詮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實干精神,培育40余個蔬菜新種服務民生。作為教師,她珍視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時光,為團隊留下“耐心等待成長、匠心雕琢品質、仁心滋養靈魂”的“三心育人”準則。作為行業一員,她感恩時代機遇與團隊協作,強調科研需“頂天”探索前沿、“立地”服務生活,寄語后輩在熱愛事業中書寫有溫度的故事。
在隨后進行的薪火傳承儀式中,生命科學學院青年教師徐晨曦從王全華教授手中鄭重接過象征育人使命的火炬。她深情回顧了作為團隊成員受教于王老師的點點滴滴,感念其“三心育人”準則和在科研育人中的執著堅守。她表示,接過火炬意味著接過了前輩的信任與重托,并代表青年教師鄭重承諾:定以前輩精神為指引,讓教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生機,確保育人與科研的果實“飽含土地的芬芳,傳遞生命的溫度”。
感恩親朋 溫情偕行
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校辦主任史佳華代表學校向榮休教職工親友致以崇高謝意。他指出,廣大師大教職工在崗位上忘我奮斗、收獲榮光的背后,是親友們數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與堅定支持。親友們獨自承擔家庭重擔,甘居幕后共享榮光,以無聲大愛為教職工安心育人、全心追夢筑就堅實后盾。學校衷心感謝親友們對教育事業的無私付出,感謝上海師大教職工勇毅前行的幕后英雄!
接下來的部門交接儀式上,學校別出心裁地制作了一棵“家庭之樹”。這棵樹形容器裝滿了榮休教職工們親手寫下名字的葉片,每一片葉都承載著他們數十載春秋的耕耘故事,共同匯聚成象征學校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的參天大樹。在大家的共同見證下,人事處處長徐松如鄭重地將這棵滿載榮休教師姓名與記憶的“家庭樹”模型,移交給離退休工作部(處)部(處)長唐娟芳。這一莊重的交付儀式,象征著學校對榮休教師服務保障工作的“無縫”銜接,無論教師身處職業發展的哪個階段,學校始終是他們最堅實的后盾和最溫暖的港灣。
教職工榮休儀式是學校師德傳承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學校將持續發揮其連接歷史文脈、傳承師道精神、感召青年力量的重要功能,使之成為激勵全體教師感悟教育初心、接續奮斗育人的生動師德課堂,為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涵養不朽的師魂和不竭的力量。
(供稿:校辦公室、離退休工作部/處、教師工作部、檔案館、人事處、校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