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本學期人事處立足教師全生命周期成長助力工程,積極聯合相關部門,通過專題講座與工作坊相結合的形式,實現專任教師與行政人員全覆蓋,全面提升我校教職工數字素養,為教育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深化智能教育方法論實踐 賦能教師專業發展
為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升教師數字素養與AI應用能力,3月27日至4月7日,人事處聯合分析測試與超算中心成功舉辦3場'智能教育方法論——DeepSeek賦能教師專業發展的N種方程式'專題工作坊,吸引了來自各院系的近百位骨干教師積極參與。
工作坊特邀國內數字化教育領域頂尖專家團隊授課,包括華東師范大學顧小清教授、復旦大學高級工程師陳辰等,采用'理論引領+實操演練'的雙軌模式,內容聚焦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實際需求,設置三大核心模塊:知識庫構建、AI輔助科研、教育智能體設計,幫助教師掌握多模態知識庫構建方法、大語言模型提示詞應用以及教育智能體的設計與搭建技巧,不僅提升了教師對DeepSeek等AI工具的實操能力,還為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了創新思路。
首設行政人員AI專場講座 增進行政工作效能
為提升行政管理隊伍數字化素養,賦能學校智慧建設,6月25日,人事處聯合機關黨委舉辦AI賦能行政效能提升專題講座,特邀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潘建國教授擔任主講,機關各部門近40位教職工參與學習。
講座以《AI知識庫與智能體的原理及應用:效率與質量》為題,結合行政工作的實際需求,圍繞智能體定義和構成詳解、AI知識庫實現方式、AI技術的賦能優勢與現存局限等方面,系統闡述了智能體的架構原理與AI知識庫的構建機制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行政管理中的應用前景,特別是結合行政中常見的重復性、流程性工作如何通過AI工具實現自動化處理和質量控制,不僅讓大家理解了AI技術的底層邏輯,更掌握了提升行政效能的實用方法。
通過專題講座與系列工作坊,我校教職工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理解從理論認知邁向實踐應用,逐步實現了數字素養的階梯式提升。未來,人事處將在學校黨政堅強領導下,繼續深化“教師全生命周期成長助力工程”,開展更多高質量研修活動,搭建多元交流平臺,為學校建設教師教育領先的創新型高水平大學提供堅實支撐。
(供稿:人事處、機關黨委、分析測試與超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