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由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上海師范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承辦的“青年匯 文化緣 中華情”2025青年研習營閉營儀式在國教中心世承講堂舉行。上海市副市長、上海中華職教社主任解冬出席儀式并講話。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教委主任周亞明,上海師范大學校長、市政府參事袁雯,我校教育學院院長黃海濤,市政府港澳辦副主任葉靚,市職教社副主任、上海克而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丁祖昱,臺灣中華杰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理事長陳長風,以及來自市政府港澳辦港澳處等職能部門領導,市職教社機關領導,研習營港澳臺營員,我校教育學院志愿者等百余人共同出席活動。市職教社常務副主任、市政府參事胡衛主持儀式。
解冬在講話中向給予本次活動鼎力支持的各合作單位表示衷心感謝。她指出,研習營自2016年創辦以來已成功吸引800余位港澳臺青年來滬學習交流,持續發揮著“移動式課堂”的重要作用,幫助港澳臺青年深入認識上海、感知中華文化。解冬強調,本屆活動在延續城市巡禮、文化體驗、青春對話等傳統項目的基礎上,創新性地融入了科技探索與技能交流兩大亮點模塊,取得了顯著成效。她高度評價營員們的學習成果,對大家圓滿完成研習任務表示熱烈祝賀,并誠摯邀請港澳臺青年來滬求學、創業、生活,在這座充滿活力的創新之城、夢想之城共享發展機遇,追尋人生理想,以青春才智積極投身民族復興偉業。她的講話飽含深情,充分體現了對港澳臺青年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
儀式上,周亞明、袁雯代表上海主辦方向港澳臺營員代表贈送紀念品。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學生發展部主任王志雯代表港澳臺方向丁祖昱、黃海濤回贈情誼之禮,象征著滬港澳臺繼續同心攜手、共促合作的美好意愿。葉靚等為營員代表頒發營員榮譽證書,陳長風為志愿者代表頒發志愿者榮譽證書,表彰大家在研習營期間的優秀表現和擔當作為。
閉營儀式的風采展示環節,表演形式紛呈、四地文化薈萃、青年情誼綿長。我校教育學院志愿者以活力四射的國風舞蹈《山河圖》精彩開場,又壓軸表演了歌舞樂器串燒《賽馬》《友誼天長地久》,帶給大家視聽享受的同時傳遞著美好的期盼和祝愿。臺灣營員用舞臺劇《陣頭》講述了青年在傳統民俗表演的鼓舞下勵志成長的故事,表演獨特,直擊人心。澳門營員一曲吉他彈唱《能遇見,就很不錯了》,娓娓訴說相遇的珍貴和離別的不舍,悄然撥動眾人心弦。香港營員的《情緣永續》以時空穿越的情景演繹,發出“緣起浦江 情續香江”的誠摯邀請,讓大家不由心向往之。
成果交流環節,營員代表分別結合自制的視頻短片,深情分享本次研習的收獲和感悟,表達了對中華文化的深刻認同。鏡頭記錄了活動的種種難忘瞬間,與大家燦爛的笑臉、相伴的身影、真摯的感言,都在光影流轉間匯聚成動人畫卷,引發現場的陣陣歡呼和強烈共鳴。
為期7天的今年的研習營為期7天,以“以城市為書,鑒古知今;以科技為窗,洞見潮新;以技能會友,培育匠心”為特色,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在青年講壇環節,營員們既聆聽了我校人文學院副院長姚霏教授主講的《上海歷史與海派文化》專題講座,又參與了志愿者組織的《舌尖上的聲味浪漫》文化分享會,透過美食與方言的獨特視角深入感受大陸文化魅力。文化體驗方面同樣精彩紛呈,營員們在校博物館師生指導下親身體驗了拓印、篆刻、漆扇三大非遺技藝,深度探訪了廣富林遺址、豫園等承載歷史記憶的文化地標,以及上海中心、世界技能博物館、上海圖書館東館等現代文化場館,在古今交融中深化文化認知。參觀走訪環節則聚焦現代產業發展,營員們先后參訪來伊份、咖啡夢工廠、圓通速遞、亞馬遜生命健康云科技賦能中心等知名企業,并參與職業技能交流賽,于實踐交流中提升專業技能。一周的時間里,63名港澳臺營員與10位我校教育學院志愿者朝夕相處、誠懇對話,通過參與一系列文化浸潤體驗與技能切磋活動,兩岸青年不僅建立了深厚友誼,而且提升了文化認同和專業素養。
此次研習營在深化兩岸四地青年友誼的同時,也為我校提供了展示辦學成果的舞臺。未來,我學校將繼續秉持開放包容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師范院校的特色優勢,不斷創新交流形式、豐富活動內涵,為促進兩岸四地青年交流、推動教育融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供稿、攝影: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