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由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承辦的“AI助力華文教育”海外華文教師研習班開班儀式在學校會議中心二號報告廳舉行。來自全球五大洲30個國家的80位華文教育工作者齊聚學思湖畔,共同探討數智時代海外華文教育的創新發展路徑。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蔣明軍,上海市政府僑務事務處處長沈聰,上海師范大學統戰部副部長趙龍,對外漢語學院副院長李文浩,研習班授課專家代表邵宜教授,研習班全體學員、工作組成員出席了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曹秀玲教授主持。
搭建“立交橋” 共啟智慧新程
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蔣明軍首先向來自30個國家的80位海外華文教師表示熱烈歡迎。他將上海師范大學比作“聯結全球華文教育的立交橋”,簡要介紹了學校和對外漢語學院的辦學情況,希望全體學員在這座橋梁上收獲前沿知識、拓展教育視野,回到工作崗位后讓華文教育在科技賦能下煥發新活力,利用智慧手段啟航華文教育新征程。
科技賦能教育 助力文化傳承
上海市政府僑務事務處處長沈聰在講話中強調,海外華文教育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承載著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使命。多年來,上海市政府僑務事務處通過各種形式支持海外華文教育實踐。她盛贊海外華文教師在各自工作崗位上辛勤耕耘、為中華語言文化的海外傳播做出巨大貢獻。她寄語參加研習班的華文教師充分交流研討,提高個人信息技術素養,并使之賦能和助推所在學校的華文教育。
學科底色為基 三維模式助力
對外漢語學院李文浩教授向參會人員簡要說明了學院的發展歷程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交流、社會服務等情況,同時介紹了研習班的籌備過程、課程體系和組織特色,詳解“硬核”課程和“天團”教師配置——來自全國12所高校近20位專家圍繞“海外華語教育及其演變”“AI輔助教學設計與實操”“青少年心理和繼承語教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等專題授課,研習班通過“理論精講+模擬實訓+實地參訪”三維模式,為海外華文教師發展“充電續航”。
專家傾力助陣 共譜華教新篇
著名華文教育家、暨南大學邵宜教授擔任首講專家并作為研習班授課教師代表講話。他詳細深入地解讀了本次“AI助力華文教育”為主題的研習班日程安排,指出研習課程體系完善,契合當前海外華文教育正規化、專業化和智慧化的現實需求,參訪活動豐富多彩,研習班學員教師可從上海這一“視窗”感受祖籍國的發展變化。他同時對對外漢語學院近年來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交流、社會服務等領域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賞。
開啟科技新窗 塑造“智慧使者”
來自德國法蘭克福“絢”中國語言文化中心的何小晶老師作為研習班學員代表發言,她首先對本次研習班的主辦和承辦單位的精心籌劃和周到組織表示感謝,并結合個人長期從事華文教育工作的感受道出海外華文教師的共同心聲。她認為,AI技術是華文教育的新窗口,面對機遇與挑戰,華文教師要學會用數字化手段講好中國故事,成為兼具文化素養與技術能力的“智慧型教師”,既要做好“傳承人”,也要成為“先行者”。
對外漢語學院作為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本年度承辦主題為“AI助力華文教育”的海外華文教師研習班。研習班自4月初啟動報名以來,吸引眾多海外華文教師的關注,最終80位華文教師入選。研習班工作組精心設計課程體系,邀請全國各領域著名學者為研習班教師授課,并為研習班教師提供新型教學模式親身體驗和實操機會。上海市政府僑務事務處、校統戰部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為研習班安排了與研習課程相匹配、豐富多元的上海市內參訪活動,使參訓教師在文化考察中感悟和體認中華語言文化魅力和祖籍國所取得的偉大建設成就,在理念創新、思維激蕩和技術實訓中提升綜合素養,共同書寫AI時代海外華文教育新篇章。
(供稿、攝影:對外漢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