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周刊 2025年7月23日
標題:上海樂園經濟更新升級
記者:姜浩峰
“今年又是魔都開掛的一年!”有人如此評論2025年暑期前后上海游樂項目集中爆發!
“五!四!三!二!一!”當7月5日樂高樂園倒數開園之際,其實面臨著不小的同業競爭壓力,但同時又沉浸在一個樂園業繁榮的都市之中。前有6月開園、“夏日秒入冬”的耀雪冰雪世界,后有即將于7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的“航海王冒險嘉年華”。樂高樂園不似9年前上海迪士尼樂園開業時那般熱度超高——大上海各區游客紛至沓來,長三角乃至更多國內游客接踵而至,還有海外游客抓緊來華打卡。
上海樂高樂園開業迎客。攝影/周馨
當然,樂高樂園也有樂高樂園的熱度。哪怕位于距離上海市中心較遠的金山區,當樂高樂園開張以后,也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不同游客。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畢竟,據一些行業專家提醒,樂高樂園本該面向家長帶著2歲到12歲年齡段的娃,而非全年齡段游客都能找得到樂子。然而,樂高樂園未來如何長期維持較高客流,并實現盈利,仍值得探究。其實,不僅樂高樂園,今年在滬開業的不少主題公園,以及進行了升級改造的海昌海洋樂園、正在升級改造的錦江樂園,都面臨抓住核心競爭力,或者重新獲得核心競爭力的問題。
曾任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的趙抗衛博士曾寫過一本書——《主題公園的創意和產業鏈》。“主題公園投資大、收益慢、風險高,需要不斷創新,需要有新故事和熱點加入。”趙抗衛向《新民周刊》記者解讀道,“三十年前一些主題公園開業時,我們可以如此判斷。如今仍可以如此判斷!如果缺乏不斷的、能抓住游玩者心意的創意,主題公園就沒有持續的生命力。”
在“茍日新,日日新”與高投入之間如何尋求平衡,如何取舍,是擺在投資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快樂經濟”投資加碼
“到上海一站式打卡樂園,上海,已經成為一座樂園之城。” 7月8日,世邦魏理仕CBRE)華東區域董事總經理陳學海在上海房地產市場回顧媒體發布會的圓桌討論環節如是說。在陳學海看來,上海成為中國國內唯一同時運營迪士尼與樂高樂園的城市,這并非偶然。某種程度上來說,由政府方面支持,加上投資者做了深度研判,下定決心,于是有了對主題公園,或者說“樂園”這一“快樂經濟”的投資加碼。
除了已落成和即將落成的主題公園以外,《南天門計劃》AI科幻樂園將進駐臨港,2025 年底開園;亞洲最大小豬佩奇戶外樂園落戶崇明,預計2027年開業;錦江樂園閉園改造引入 “哈利·波特”IP,2027年重啟。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近日上海舉辦旅游發展大會部署三年行動計劃,打造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都市旅游首選地、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區,持續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設。其中提出,建設世界級旅游地標,推動世界級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
可見,海昌樂園、錦江樂園、歡樂谷等的改造,是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的一部分;而新開包括樂高樂園在內的主題公園,也是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的一部分。
同時,以主題公園為核心點,拉動區域整體產業升級、經濟能級提升,也是題中之義。前有迪士尼樂園對浦東的示范效應。
文化和旅游部旅游業青年專家、上海師范大學休閑與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毛潤澤告訴記者:“主題公園具備強大的直接消費拉動能力和收入乘數效應,據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數據顯示,主題公園每1元的收入能夠帶動城市3.8元的收入,從而拉動上下游產業6元至15元的收入。”記者也注意到,有媒體報道,主題公園2030年市場規模或達3000億元。
以樂高樂園的建設為例,其宣稱,在金山楓涇串聯區域文旅規劃,輻射長三角超1億人口,帶動產業轉型。金山區有關部門稱,樂高樂園的相關創意,可以與金山區北部G320文旅連廊,特別是楓涇古鎮的底蘊聯系起來;其“專為2—12歲親子家庭設計”的游樂項目,可以與上海迪士尼樂園展開差異化競爭,且與金山區中部區域所打造的“親子微度假” 生態有所勾連;金山區南部則發展水上運動與民宿,形成 “日游樂園、夜宿沙灘” 的全時段消費模式。從今年暑期的情況來看,截至記者發稿,金山區外省市旅客酒店預訂占比超去年同期七成,樂高樂園對金山區的產業轉型似已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但是,亦有專家向記者分析認為,樂高樂園選址在金山,距離上海市中心太遠。當然,諸如金山鐵路等交通設施前往樂高樂園的攻略,在網上已經有不少了。特別是在緊鄰人民廣場及地鐵8號線、14號線大世界站的普安路1號,已由春秋旅游公司設有前往樂高樂園的直通車始發站,往返票價50元也不算貴。可依舊有朋友認為,哪怕自駕,樂高樂園也有點遠。目前看,隨著樂高樂園落子金山,市域鐵路南楓線已經啟動建設,未來在金山共設亭林站、朱涇東站、朱涇站、金山北站、楓涇站5個站點。而緊靠亭林的上海灣區高新區已有豐田電動車項目入駐,未來一旦形成電動汽車產業集群,周邊必然會導入年輕人口,則有利于樂高樂園存續發展。
毛潤澤稱,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營商環境卓越,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樞紐,擁有較高的國際化程度和較強的資源配置能力,為全球頂級樂園提供了理想土壤。上海交通基礎設施完善,構建了多層次的游客輸送體系,確保各主題公園的高可達性。由此也不難看出,只有更深入令樂高樂園融入整個上海的資源配置之中,其才有更強生命力!金山也不能光靠樂高樂園一個項目帶動發展,這是遠遠不夠的。且看迪士尼對浦東,某種程度是錦上添花。浦東的概念中,有陸家嘴一期、二期的金融中心,有世博地塊的央企和跨國公司總部聚集地,有臨港,有祝橋航空產業園。金山當然仍然有石化概念,但相對來說,經濟引擎數比浦東要少許多,且從交通區位上看,也不似迪士尼那般方便。這就給下一步的投資者出了一道題:敢不敢繼續落子金山?
多層次、差異化、國際化
毛潤澤認為,總體上看,上海正迎來新一輪主題公園熱。“迪士尼、樂高等,是國際知名主題公園品牌。歡樂谷、海昌等,都是國內比較知名的主題公園品牌。”毛潤澤告訴記者,“這些主題公園不僅品牌IP方面有區別,在目標市場定位上也有差異,在區域空間分布上有區別——有的在市區,有的現在近郊,有的已經散布到遠郊,但總體上構成了上海的主題公園群落。我認為,主題公園集中落戶上海,首先原因是上海擁有足夠大的消費市場;其次,上海有很強的區域輻射力,畢竟長三角是中國最具消費活力的區域之一,提供了龐大的客源基礎,比如樂高樂園或許能吸引不少江浙客流。”而記者所見,前往上海迪士尼樂園的江蘇方向客流,真有坐上海軌交11號線從昆山花橋站前往的,也有高鐵至鐵路上海站,再轉乘軌交前往的。
從粵港澳大灣區的情況,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毛潤澤所言的“跨省之旅”有合理性。在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提出之前,香港旅游業曾經經歷過一段輝煌。其中不乏一些主題公園有意無意地實現了互相幫襯。比如有朋友前往香港迪士尼樂園游玩之際,就會想到,同樣到香港待幾天,為什么不也到海洋公園玩玩呢?而近一兩年,港人熱衷北上,無論是親子游,還是一幫學生仔結伴而行,也是一氣兒地玩上廣深幾家樂園,甚至連珠海長隆也捎帶上。
毛潤澤觀察到,除了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達地區以外,全國許多地方也都上馬主題公園。“2024年10月,全國共有385座主題公園,其中特大型和大型主題公園有87座,2025年中國的主題公園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毛潤澤認為,各地上馬主題公園的一大原因在于,認識到了其對經濟的帶動性還是非常大的。
上圖:上海迪斯尼夜景。攝影/楊帆
人才依舊是難得
“主題公園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員工維持日常運營,其崗位具有多樣性,包括但不限于游樂設施操作員、演職人員、酒店餐飲服務人員、商品零售人員、票務人員、安保人員、保潔人員、技術人員、市場營銷人員、管理人員等。”毛潤澤說。據公開數據顯示,一個特大型主題公園日常運營大致需要1萬個直接就業崗位。而根據相關研究成果,主題公園一個直接崗位,能帶動1.5到2.5個甚至更多的間接崗位,同時創造的誘發就業崗位可能是直接就業的5倍甚至更高。這意味著樂園每雇傭1個人,整個經濟體系中可能新增7.5到10個就業崗位。
“但即便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其實主題公園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仍是多元化、專業化和復合型的。”毛潤澤分析,主題公園主要需要四類人才。一是一線服務與體驗營造人才,亦即作為游客體驗的“最后一米”傳遞者,這類人才直接決定品牌形象塑造;二是專業技術維護與工程人才,樂園設施的安全運營高度依賴專業技術團隊,這類人才培養周期比較長,稀缺性比較突出;三是沉浸式內容創作與數字化人才,這類人才既了解Z世代體驗需求,又熟悉社交媒體運營,掌握流量轉化密碼;四是多語種服務與國際化管理人才,這類人才除了外語能力外,還要具備良好的跨文化溝通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記者了解到,上海旅專與上海迪士尼樂園聯合打造的“上迪夢想產業學院”產教融合項目,是不錯的嘗試。今年2月,上迪夢想產業學院宣布成立,校企雙方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聯合開發課程、共建校內實訓基地,上半年已收入近百名學生。
在趙抗衛看來,目前主題公園產業依舊人才難得,特別是高級管理人才更難得。如何使主題公園矩陣達成較完整的產業鏈,且能長期發展,仍是一個實踐中的課題!
鏈接地址:https://m.xinminweekly.com.cn/content/3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