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觀新聞 2025年8月1日
標題:青春力量賦能鄉村振興:上海師大學子開展暑期 “三下鄉” 實踐活動
作者:新民晚報 王蔚
這個暑假,上海師范大學學子響應“三下鄉”的號召,奔赴全國各地鄉村。他們以專業知識為筆,以青春熱情為墨,在鄉村的廣闊天地里書寫屬于新時代青年的篇章,不僅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更在實踐中實現了自我成長與蛻變。
“家人們看過來!這是贛州鷹嘴桃,甜過初戀!”日前,在江西贛州大余縣的抖音直播間里,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師生化身助農主播,將鷹嘴桃、冬蜜等特產推向全國。這場直播不僅賣出了農產品,更架起了城鄉溝通的橋梁。這是商學院“滬鵬牽閩贛,香樟助振興”暑期實踐的一幕。7月上旬,商學院15名師生深入贛州大余等三縣及福建三明泰寧縣,開啟了為期11天的鄉村振興之旅,探尋產業振興的“密碼”。在大余縣青龍鎮,商學院與當地簽署黨建共建協議,共同為“鄉村振興實踐基地”揭牌。
“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它有近百顆衛星……”在安徽六安舒城縣千人橋小學,上海師范大學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的范欣星為孩子們帶來“遨游星河”天文課程。課堂上,知識搶答、手繪宇宙等互動環節讓抽象的天文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這是滬皖對口幫扶“希望網校”項目的縮影。作為上海青年志愿者參與上海對口幫扶的標志性項目之一,“希望網校”通過“線上+線下”雙互動模式,將優質教育資源送往師資薄弱的山區學校。學院的3名大學生在六安當地開展線下授課和調研活動。“遨游星河”課程是團隊的“王牌”,已形成“家園、宇宙、問天、征程”四大板塊共64個校本課件。“這樣的課程正是我們需要的。”千人橋小學胡校長道出了鄉村學校的期盼。
暑假里,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宣講團沿著“古田—龍巖—瑞金”線路,開展“鄉約盛夏,與灋同行”調研,探尋紅色法治根脈。在福建龍巖,團隊走進古田會議舊址群,在上杭縣吳地村開展反詐宣傳,沉浸式體驗古田縣人民法庭的“紅土楓橋”多元解紛機制。團隊累計開展普法宣講3場、入戶訪談30余人次、收集紅色法治故事20余則,形成了《閩贛紅色法治文化研學路線手冊》。
從贛閩的田間地頭到皖西的鄉村課堂,上海師大學子已完成10余份產業調研報告、數百筆助農訂單,還有兩項校地合作意向。
鏈接地址: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56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