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新時代優質旅游教育發展,11月30日-12月1日,由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以下簡稱分會)主辦、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承辦,上海朧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第三屆三次理事會暨中國旅游教育論壇在上海舉行,大會以“中國旅游教育40年:轉型、創新、發展”為主題,圍繞“新時代下文旅融合、創新共贏,促進旅游教育高質量發展”展開深入的探討。來自全國旅游院校、企業和相關機構的近500名會員代表參加了會議。學校領導劉曉敏、康年,旅游學院領導卓德保以及近30位專任教師也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由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秘書長劉莉莉主持。開幕式上,上海師范大學校長朱自強致歡迎辭,他充分肯定了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在推動旅游教育教學改革、旅游人才培養、旅游科研建設及在搭建平臺方面的積極貢獻。他指出,旅游學科是上海師范大學的重點和特色學科,學校在推進都市旅游、旅游休閑、可持續旅游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特色和研究優勢。他強調,學校將進一步以上海打造卓越全球城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目標為牽引,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積極響應上海構建“四大品牌”戰略,以一流旅游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旅游專業建設為核心,以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推進旅游人才培養和旅游研究的高質量發展。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程梅紅就上海在推動文游融合和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重點舉措進行了介紹。中國旅游協會會長段強就旅游教育與旅游業發展致辭,充分肯定了各個院校在適應旅游業對人才的需求,創新教學方式,推動教學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績。
會上,副校長康年發布了《中國旅游院校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質量分析報告》,該報告基于網絡問卷調研、實地考察、專家訪談、大數據采集等形式,累計700多份數據的基礎上,對目前旅游院校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狀從基本條件、崗位管理、質量保障、建設成效等四個維度描述和分析,給出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評估模型思路及分級分類標準,并從宏觀、中觀、微觀層面給出了基地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在接下來召開的中國旅游教育40年:轉型、創新與發展主論壇主旨演講環節,學院張宏梅教授作了題為《旅游教育研究——地位、現狀與發展》的主旨演講,她從旅游教育研究的地位、旅游教育研究的現狀、旅游教育研究發展三個方面從國際、國內兩個視域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指出了旅游教育應有的研究位置,指明了旅游教育研究的意義,對推動旅游教育研究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召開的平行分論壇上,學院副院長卓德保主持了“一流專業建設:旅游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分論壇;學院特聘教授樓嘉軍主持了“文旅融合:旅游教育的轉型與創新”分論壇。學院黃崎教授就智慧旅游的應用,現狀和發展新趨勢,進行了交流發言,他從高新技術:A I技術、大數據、尤其是區塊鏈技術在旅游業的運用等領域進行了分析。學院王培來副教授就“泛酒店產業的形成與產教融合實踐的思考”進行了交流發言,他從緣起、應對、思考三個角度分別闡釋了泛酒店產業的形成、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及產教融合的落地。學院教師的交流發言得到在場嘉賓的一致認同,并表達了開展合作交流,共同推動旅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愿景。
在本次會議的承辦過程中,較好的展現了旅游學院承辦大型會議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論壇會務組織有序,議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充實,贏得了與會嘉賓的一致肯定。學院教師也積極參與,發言內容立意前瞻,分析問題透徹,提出建議中肯,充分展現了學院在引領旅游教育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供稿、攝影: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