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上海師范大學主辦的“本土實踐:創新與發展”2019年高校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研討會在我校徐匯校區舉行。這是繼2018年首次舉辦后,上海高校再次以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為主題召開的大型會議。
應邀出席本次研討會的領導嘉賓有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方偉、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毛麗娟、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汪歙萍、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黨總支書記傅欣、上海市教委學生處副處長吳能武、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副主任周紅星、重慶市大學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唐雪平等。來自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領導、部分兄弟省市高校代表及滬上39所院校的就業工作負責人、生涯發展教育指導一線教師參加了研討會。
開幕式由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葛衛華主持。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毛麗娟、校黨委書記林在勇分別代表市教委與學校致歡迎辭。
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方偉以《扎根中國大地,開啟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本土化新征程》為題做主旨發言。他回顧了生涯教育本土化的歷史淵源和時代背景,強調生涯教育本土化的再出發要加強中國化理論體系建設,尊重現代化民族傳統,推進國際化學科建設,進一步完善國家發展制度建設。
來自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嘉祥教育科學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國內生涯教育權威學者作為主講嘉賓從“高校生涯發展教育的實踐與探索”、“大學生生涯輔導課程本土化建設”、“大學生生涯教育的理論創新與行動促成”以及“高校生涯教育體系建設”等多角度做專題報告。與會者聆聽了教育部領導的前瞻性分析思考、校企專家的創新性理論研究、就業工作一線教師的示范性實務分享,并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研討。
在下午的研討會上,來自復旦大學、東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大學等8家高校的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室代表們圍繞生涯訓練營、女性師生生涯教育、生涯課程建設等主題,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專家學者從工作室的育人實效、典型經驗、模式創新等多方面進行了精彩的點評,指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要立足國情,立足學校特色,探索本土化的創新與發展之路。
閉幕式上,上海市教委學生處副處長吳能武對主辦方和參會嘉賓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希望各高校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凝聚共識,破解難題,共同推進高校學生職業生涯教育。
(供稿、攝影: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