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匯報》(2011年10月26日10版 論苑)
■何云峰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要求更加緊迫。顯然,提升文化軟實力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思考的基本問題之一。
文化軟實力的問題是國家軟實力受到重視以后才進入人們視野的。“軟實力”(SoftPower)的概念最先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提出來。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文化軟實力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問題,正是這一思想的繼續深化。這標志著我們黨已經把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標志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境界。
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主要表現為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軟實力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最主要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本身的魅力。文化魅力對文化軟實力起著決定性作用。只有文化本身有魅力,才能有吸引力,進而才有可能產生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所以,提升文化軟實力,必須首先提升文化魅力。而文化魅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與合理有效的文化展示有關系。所謂文化展示,就是對文化的外部呈現。文化本身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質形態,也包括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特征、習慣等諸多方面。
在文化展示中,必須將文化的精華和最具魅力的要素呈現出來,從而直接吸引人們關注和知曉該文化。近年來,我國成功舉辦奧運會、世博會、世泳會、大運會等等大型國際活動,多側面地展示了中華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魅力,大大增強了國際社會對我國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增強了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展示必須注重合理性和有效性。筆者以為,合理有效的文化展示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涉及傳播學、文化學、民俗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等諸多綜合學科,有許多具體因素要考慮。
首先,從文化展示的途徑來看,至少可以考慮到以下五個方面:(1)社會風尚——這是最直接和最全面的文化展示過程;(2)文化產品——出版物、影視作品、商業演出等文化產業,也包括公共文化服務產品;(3)作為文化性存在的個體——每個個人的行為和舉止涵養是對文化的最好展示;(4)國際跨文化交流與展示活動——包括國際性體育比賽、大型展覽博覽會等;(5)網絡和傳播媒體——包括網絡和新聞傳播、文化宣傳與形象廣告等。這些都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和外部呈現渠道。
其次,文化展示必須講究方式方法。特別是要注重顯性展示和隱性默會的相互補充。特別是文化價值層面的觀念文化,隱性默會的展示方式通常會比顯性展示更加有效和更容易被接受,因為顯性展示很容易將價值層面的觀念變成空洞而枯燥的說教。
其三,文化展示尤其要注意處理好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系。文化展示不能僅僅把聚焦點放在文化的悠久和傳統的多樣性方面,還需要展示現代化的文化魅力。
最后,文化展示必須關注文化價值的核心內容。文化價值體現了我們的文化對人類普遍價值的思考和理解。文化的感召力通常來自于該文化如何關照人類普遍價值。不同的文化對人類普遍價值的關照方式和建構方式會有所不同,這是文化多樣性得以保持的根基所在,同時也是該文化自身的感召力之主要來源。但這種差異性背后卻蘊含著各國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價值。正是這些基本價值產生了文化的共鳴和相互認同。今天,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正在不斷提升,國家的文化魅力正在不斷增強。我們在向全世界展示我們的經濟成就的同時,更注重了這些文化價值核心內容的展示。這才是我們文化軟實力提升的關鍵。
總之,必須合理有效地進行文化展示,才能真正提升文化魅力和文化軟實力,進而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
(作者為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何云峰
文化軟實力的問題是國家軟實力受到重視以后才進入人們視野的。“軟實力”(SoftPower)的概念最先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提出來。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文化軟實力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問題,正是這一思想的繼續深化。這標志著我們黨已經把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標志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境界。
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主要表現為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軟實力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最主要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本身的魅力。文化魅力對文化軟實力起著決定性作用。只有文化本身有魅力,才能有吸引力,進而才有可能產生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所以,提升文化軟實力,必須首先提升文化魅力。而文化魅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與合理有效的文化展示有關系。所謂文化展示,就是對文化的外部呈現。文化本身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質形態,也包括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特征、習慣等諸多方面。
在文化展示中,必須將文化的精華和最具魅力的要素呈現出來,從而直接吸引人們關注和知曉該文化。近年來,我國成功舉辦奧運會、世博會、世泳會、大運會等等大型國際活動,多側面地展示了中華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魅力,大大增強了國際社會對我國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增強了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展示必須注重合理性和有效性。筆者以為,合理有效的文化展示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涉及傳播學、文化學、民俗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等諸多綜合學科,有許多具體因素要考慮。
首先,從文化展示的途徑來看,至少可以考慮到以下五個方面:(1)社會風尚——這是最直接和最全面的文化展示過程;(2)文化產品——出版物、影視作品、商業演出等文化產業,也包括公共文化服務產品;(3)作為文化性存在的個體——每個個人的行為和舉止涵養是對文化的最好展示;(4)國際跨文化交流與展示活動——包括國際性體育比賽、大型展覽博覽會等;(5)網絡和傳播媒體——包括網絡和新聞傳播、文化宣傳與形象廣告等。這些都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和外部呈現渠道。
其次,文化展示必須講究方式方法。特別是要注重顯性展示和隱性默會的相互補充。特別是文化價值層面的觀念文化,隱性默會的展示方式通常會比顯性展示更加有效和更容易被接受,因為顯性展示很容易將價值層面的觀念變成空洞而枯燥的說教。
其三,文化展示尤其要注意處理好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系。文化展示不能僅僅把聚焦點放在文化的悠久和傳統的多樣性方面,還需要展示現代化的文化魅力。
最后,文化展示必須關注文化價值的核心內容。文化價值體現了我們的文化對人類普遍價值的思考和理解。文化的感召力通常來自于該文化如何關照人類普遍價值。不同的文化對人類普遍價值的關照方式和建構方式會有所不同,這是文化多樣性得以保持的根基所在,同時也是該文化自身的感召力之主要來源。但這種差異性背后卻蘊含著各國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價值。正是這些基本價值產生了文化的共鳴和相互認同。今天,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正在不斷提升,國家的文化魅力正在不斷增強。我們在向全世界展示我們的經濟成就的同時,更注重了這些文化價值核心內容的展示。這才是我們文化軟實力提升的關鍵。
總之,必須合理有效地進行文化展示,才能真正提升文化魅力和文化軟實力,進而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
(作者為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