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育首先是要管好教育經費。2012年國家已經實現教育財政性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4%,這是值得教育界高興的大事。但與經費總量相比,筆者以為,教育經費管理模式改革可能才更值得關注。目前的基本現狀是,大量的教育經費控制在教育行政部門手里,然后,有關部門按照項目的形式搞競爭式“搶奪資源”。這導致的結果是,高校要發展什么,必須在競爭上占優勢,就是要比別人強,才有可能獲得資助,也就是說,已經成為強勢和優勢的方面得到了經費支持。從教育規律來說,已有的優勢最需要的是保持優勢和“更上一層樓”,因此教育經費的投入對于高校內涵發展的意義是很有限的。更為不可思議的結果是,這樣的競爭式項目撥款使得有些“會搞錢”的學科從學校重點到廳局委辦重點,再到省市重點和國家重點,層層獲得巨額投資,導致教育投入嚴重的“重復投資”。
教育經費的管理模式體現的是教育管理理念問題。之所以出現目前過分注重項目式競爭方式管理教育經費,跟我們管教育與辦教育不分有很大的關系。教育行政部門應該非常明確的是,它不管屬于哪一級,都僅僅應該承擔管教育的角色,而不是直接去辦教育。教育行政部門目前的管錢方式表明,它完全把自己的角色搞顛倒了。項目式競爭的教育撥款模式相當于,該管的不管,花了大量精力直接去辦所謂重點學科、重點課程、重點研究中心(基地)或者發展所謂的學校內涵。這是把管辦混為一談了。
管教育與辦教育是不同的兩個問題,怎可混為一談?管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門的職責,辦教育是學校的任務。管教育主要依靠的是對教育規律的把握,通過制定科學而合理的公共政策,推動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而辦教育則是適合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研究的需要,創造具體的有利于學生自由自主發展的各種條件和服務。換句話說,管教育是為學校發展服務;辦教育是為學生發展服務。前者服務的對象以學校為單元;后者服務的對象以學生為單元。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教育任務。然而,目前的項目競爭式撥款模式表明,教育行政部門似乎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辦教育上,弄得學校沒有自主權,也越來越同質化。
管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公平地促進每個學校的發展,從而使每個公民有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機會,其核心是保障本轄區內全社會的教育公平。辦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公平地促進每個個體自由自主的發展,從而使學校的每個學生有公平的發展機會,其中也包括使每個教職員工有公平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機會,其核心是保證有關個體的教育公平。雖然全社會的教育公平要最終落實在個體的教育公平上,但畢竟不是直接以個體為單位保障教育公平的。從管教育的角度來說,目前的最大問題是,每個學校被不公平地對待,從而最終導致每個公民的教育公平也就不可能實現。項目式競爭撥款模式表面上看各個學校都可以公平競爭,實際上它忘記了各個學校實力現狀的不對等不是學校自己造成的。這就如同父母拿出家產的大部分幫自己喜愛的孩子發家之后要其他孩子跟其“公平競爭”。筆者以為,教育公平問題是當前管教育的部門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老百姓對教育不滿意的第一位原因所在。只有教育行政部門準確地歸位到管教育,學校更好地歸位到辦教育,我們的教育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何云峰,發表于《東方教育時報》2013年10月9日言論版
教育經費的管理模式體現的是教育管理理念問題。之所以出現目前過分注重項目式競爭方式管理教育經費,跟我們管教育與辦教育不分有很大的關系。教育行政部門應該非常明確的是,它不管屬于哪一級,都僅僅應該承擔管教育的角色,而不是直接去辦教育。教育行政部門目前的管錢方式表明,它完全把自己的角色搞顛倒了。項目式競爭的教育撥款模式相當于,該管的不管,花了大量精力直接去辦所謂重點學科、重點課程、重點研究中心(基地)或者發展所謂的學校內涵。這是把管辦混為一談了。
管教育與辦教育是不同的兩個問題,怎可混為一談?管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門的職責,辦教育是學校的任務。管教育主要依靠的是對教育規律的把握,通過制定科學而合理的公共政策,推動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而辦教育則是適合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研究的需要,創造具體的有利于學生自由自主發展的各種條件和服務。換句話說,管教育是為學校發展服務;辦教育是為學生發展服務。前者服務的對象以學校為單元;后者服務的對象以學生為單元。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教育任務。然而,目前的項目競爭式撥款模式表明,教育行政部門似乎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辦教育上,弄得學校沒有自主權,也越來越同質化。
管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公平地促進每個學校的發展,從而使每個公民有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機會,其核心是保障本轄區內全社會的教育公平。辦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公平地促進每個個體自由自主的發展,從而使學校的每個學生有公平的發展機會,其中也包括使每個教職員工有公平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機會,其核心是保證有關個體的教育公平。雖然全社會的教育公平要最終落實在個體的教育公平上,但畢竟不是直接以個體為單位保障教育公平的。從管教育的角度來說,目前的最大問題是,每個學校被不公平地對待,從而最終導致每個公民的教育公平也就不可能實現。項目式競爭撥款模式表面上看各個學校都可以公平競爭,實際上它忘記了各個學校實力現狀的不對等不是學校自己造成的。這就如同父母拿出家產的大部分幫自己喜愛的孩子發家之后要其他孩子跟其“公平競爭”。筆者以為,教育公平問題是當前管教育的部門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老百姓對教育不滿意的第一位原因所在。只有教育行政部門準確地歸位到管教育,學校更好地歸位到辦教育,我們的教育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何云峰,發表于《東方教育時報》2013年10月9日言論版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