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智良 侯文卿
近代上海是中國的教育文化中心。1920年,華僑領袖陳嘉庚專程來到上海,召開廈門大學籌備會,邀請多位學界領袖共襄盛舉。可以說,上海是廈門大學的啟航地。
陳嘉庚以興辦教育為行動宗旨,以教育立國救國為理想指南,從1894年算起,辦學經歷長達60多年。從集美學校到廈門大學,他一共資助過110多所學校。
1919年7月,陳嘉庚發表《籌辦福建廈門大學校附設高等師范學校通告》,正式提出在廈門創辦大學校并附設高等師范學校。當時,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大學林立,福建卻沒有一所大學,眾多中學教師想要繼續深造也缺乏途徑。7月13日,陳嘉庚召開大會說明籌辦廈門大學的動機與經過,并當場認捐開辦費100萬元,接著又認捐日常費用300萬元,分12年支出。
1920年初,陳嘉庚邀請江蘇教育會副會長黃炎培、中國青年會總干事余日章等作為廈門大學的籌備員。8月,陳嘉庚趕赴上海,與黃炎培商議決定組織籌備委員會,并聘請黃炎培、余日章、蔡元培、李登輝、郭秉文、胡敦復等人為籌委會委員。
之后,陳嘉庚著手準備在上海召開籌備會議,以通過這個開放口岸和教育重鎮,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知道東南海隅將建立一所“不居人下”的現代大學。
11月1日,華商紗廠聯合會、中華職業教育社、新教育共進社設宴歡迎各省教育代表,并特邀陳嘉庚蒞臨。在宴會上,黃炎培講話贊揚陳嘉庚的“毀家興學”精神,指出陳嘉庚捐助的興學款項總額超過1400萬元。緊接著,大家移步老靶子路133號華僑聯合會會所,舉行廈門大學籌委會第一次會議。
11月2日,廈門大學籌委會召開第二次會議,主要內容是討論學科設置以及章程起草問題。根據陳嘉庚提議,學校應當設立文理農工商各科,并且為了培養學校教員,還要設立高等師范科。經過商討,籌委會決定1921年招生時先招收商科預科一班、高等師范文史地一班、高等師范數理化一班,至秋季再新增四個學科。
11月9日,寰球中國學生會在靜安寺路51號開歡迎會,邀請陳嘉庚介紹廈門大學籌備經過,并祝愿建校順利。在完成籌備事務后,陳嘉庚愉快地離開了上海。
1921年3月,廈門大學大綱先后在《時事新報(上海)》《中華教育界》等報紙雜志刊登,對廈門大學的名稱、校址、經費等作出詳細規定。4月6日,廈門大學宣布開學,學生98名,一所東南名校正式誕生。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https://www.shobserver.com/journal/article/share?id=43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