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得到了極大的磨礪與鍛煉,抗戰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轉盛的重要轉折點,更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起點。中國14年的抗戰,逐漸形成正面戰場和敵后游擊戰場,兩個戰場互相呼應,成為亞洲大陸打敗日本的主戰場。中國最早舉起反侵略的旗幟,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在東方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中國抗戰牽制了日本的結盟戰略。中國抗戰使日本無力“北進”,也遲滯了“南進”步伐,為盟國的反法西斯戰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中國有力地支援了東南亞、太平洋和歐洲等多個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獨有的貢獻。羅斯福多次贊揚中國:“在十分不利的情況下,對于在裝備上占極大優勢的敵人進行了差不多五年堅決抗擊所表現出的頑強,乃是對其他聯合國家軍隊和全體人民的鼓舞。”在抗戰中,中國的國際地位完成了由邊緣走向中心的重要轉折。中國與蘇美英一道發起多個重要國際會議,重新設計和創建新的國際秩序,奠定了抗戰勝利后的大國地位。1942年1月1日,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中國的抗戰成為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重要一環。1943年10月30日,《中蘇美英四國關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確立了中